浅谈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6-05-30杨广英
杨广英
【摘 要】从人对社会和国家的作用来看,“德”即思想道德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学校在学生德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然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相应地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 问题 应对策略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养是否有道德的接班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和核心。关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做了如下论述: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在学校,考试及考试成绩压倒一切,因为家庭和社会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就是升学率。这种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来评价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教师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更有甚者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成绩好就一切都好,成绩差就被冷落、歧视和孤立,甚至被排除在集体之外。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心理上的扭曲,形成德和智的严重分离。学习好的学生一味地追求分数,脱离集体,甚至不参加集体活动,自大自负,缺少对别人应有的尊重,而他们的情绪常常受到分数的影响,耐挫折能力很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乐趣,悲观失望,意志崩溃,性格孤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时间长了会导致他们的个性畸形发展。
(二)思想道德教育时间没有保证,时机不能把握
许多学校将课时安排得满满的,大多是检查作业、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竞赛和体育等,单单缺少德育活动。即使有所安排德育活动的话,教师也只是匆匆完成了事,根本不愿花时间和力气去组织开展。
(三)德育方法手段陈旧,脱离实际
比如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的办法有:正面强化教育、反面教育和批评说服等。当然,有些老办法只要使用得当、得法和适时,还是能收到一定成效的。但也不排除失当、失灵现象的发生,因为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所接触的德育方法手段都是如此,免不了产生厌烦。人在心理上大都趋向于求新、求异,而对单调重复的刺激则容易感到厌倦。
二、应对策略
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树立“成才德为先”的理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教育模式,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一是学校要继续积极探讨和学习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摒弃“圈养式”“管教式”等教育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二是真正把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落到实处,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要制定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措施,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奖惩制度,加大管理力度。三是加强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大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基本上是空白的,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更没有心理咨询室。所以学校要争取为学生提供生理和心理咨询服务,排除学生心理和思想障碍,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四是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抵御不良文化侵染,用优秀的文化影响学生,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正气,让一些不良行为和腐朽文化在校园没有市场。
(二)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
一是教师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身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形象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二是教师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提高业务素质,改善授课方式,改进教育方法。三是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渗透各学科教学之中。
(三)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
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立体化的德育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让学生一回家就被家庭的不好习惯或习气所影响。社会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孩子大了终究要走向社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关键是要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影响。
总之,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学校教育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主动把德育深入到各科教育当中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亲自影响学生,还要影响家庭和社会,并通过他们再来影响学生。同时还要建立家庭、社区以及学校联动机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蓉.花朵是这样绽放的——走进外国中小学教育[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4-03-23.
[3]贺乐凡.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