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2016-05-30次仁平措
次仁平措
一、努力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学气氛肯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绪。授课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确立“人本观”、“服务观”,并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发展中的主人、有潜能的主人;必须热爱学生,并信任学生通过尽力,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开发。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把爱心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肯定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积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比如学生答得对时,教师应当激励学生“说得不错”、“很好”;学生答问观点有理,教师可激励“好”、“看法特别”;学生答得不全面,教师可鼓励“慢慢来”,“再思考”等,这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公平、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索新知的愿望,十分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课堂教育教学中,每节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导入的巧妙直接关系着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完全可以说,巧妙的导入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欲望,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进入情境,在极强的兴趣驱使下迸发学习热情,诱发创新思维。
二、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教学法,首先要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场面,实现教师由个别提问,向师生一起研究问题、探求知识的方向转变,让学生积极地、愉悦轻松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就范式教学往往不会使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不让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创新式教学则十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思维。在教学中,最值得提倡的“激发—创新”式教学,真正意义上提倡此教学模式的是孔子,他的教学模式阐述了“激发—创新”式教学的精髓。“启发—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是通过问题思考,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孔子所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通过创设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启动思维,通过适时的启发诱导,使学生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首先,把“朗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是步入情景的最佳方式。“朗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教学要“以读为本”,要让学生主动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新知,在读中培养语感。要让读成为探索、创新的方法,读成为承载心灵情感的载体,读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其次,把讲解的机会让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过:“书是教不完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引导并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巧能力。”遵照这原則,教师应尽量地抑制自己的表演欲,把课堂的舞台真正地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共同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的技巧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加思考,这是中学语文教学能否延伸的关键。教师一定要设法引导,多提供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看法的机会,而组织课堂探讨,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看法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好的语文课,应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在议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根据,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议论品评活动中自己去尝试组织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会运用语言。对于学生思考后所发表的观点,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创新成功的乐趣。再次,把大量练习安排纳入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多为动口多,动手少。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的授课只注重教师讲,而忽略学生参与,练习常常拖到课外,这超负荷的做法,要把作业练习纳入课堂,做到“既动口也动手”。作文课要让学生勤动笔,在课堂中完成作文,阅读课也让学生动手练一练,读、说、写相结合,才能既加深理解,又有利于书面语言的表达训练。课堂上动手练的时机和方式是多元化的,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练的设计,仿写一段话、扩写或续写故事等均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要利用好教材,超越教本,拓宽知识面。中学语文教学如果注重于教材之内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视野,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燃起创新愿望
“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就应当学会提出学习中的质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探究新知的开始,也是探究新知的动力。语文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学生在课堂中开发创新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时,探讨主人公到底是谁这一问题时,只要理由适当就可以了,未必追求一致。一般来说,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基本符合事理,教师都应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让学生保存心中那熠熠生辉的创新火花,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十分多,对中学生来说,只要我们做在教学中有心,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出大批敢想、敢说、敢做并且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