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中母亲形象的转换
2016-05-30武占勇
武占勇
【摘要】纵观现代文学中母亲形象的转换,中国现代文学始终和时代环境联系紧密结合写作的时代环境母亲形象从“五四”初期的理想型到随着20年代乡土文学的出现,转换为“为奴隶的母亲”,而随着30年代外扰内患的战乱到来觉悟型母亲形象斗争的主体这表明中国女性、母亲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也是现代文学走向成熟的过程。
【关键词】现代文学母亲形象转换
一、充满诗化情感或理想型的母亲形象
鲁迅在他的作品《补天》中塑造了一个美丽明亮、崇高伟大而有充满活力的母亲形象。理想型母亲了表达了“五四"时期,受新思想的冲击,人们有了很大程度的觉醒,因此对理想母亲有了热切盼望和呼唤。母亲是中国人心目中完美人性的象惲,慈母形象,母女深情的书写爱的光辉,更是人类于无助、彷徨时得以寄托的安全感和依靠的力量。
在郁达夫的笔下,以表现母爱拯救人类苦难的思想,也频频出现了美好的母亲形象,即把母亲形象进行神化和理想化的书写。他所书写的《血泪》中的游子,由于饥饿不支晕倒在江边时,在脑海中浮现的是母亲的形象:“当时我睡在母亲怀里……把一块米糕塞在我的口里,我闭上眼睛,把那块糕咬嚼了几口。”在这里,作家只言片语就表达了“母亲”温暖而慈祥的形象在困顿时的精神支柱作用,即便饥饿,那种感觉也能够使心灵得到宁静和温馨,并诗意地存在着。
而五四女作家大力歌颂的母亲,更接近现实。如石评梅在创作《母亲》时,就表达了她在佳节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为了你,我才眷恋着故乡,母爱是我永久依凭的柱梁。”从现实层面上来说,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女子们,当她们内心深处感到现实的艰难困顿时,母亲始终是她们诗化情感中永远的童话王国。
二、被深深损害的奴隶母亲形象
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乡土文学的出现,面对奴隶型的母亲,使人们将关注的眼光投向现实人生,在当时的黑暗封建意识毒害下,中国的母亲在现实中所处的悲惨痈苦境地。这一时间,作家们开始追求对母亲真实处境,即奴隶地位的叙述。真实地演绎了旧社会底层母亲不仅要忍受极大物质贫困,还要忍受精神和情感上摧残,表达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苦难母亲形象。但即便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母亲们的身上仍闪耀着伟大的母性光辉,不管她们如何卑微、愚昧、麻木,但母亲们爱孩子。面对孩子,母亲们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甚至可以牺牲自我,并在她们卑微生命中依然充满了母性关怀。下面通过几个方面探讨来表现这些为奴隶的母亲形象
(一)被漠视的母爱
中国有句老话,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它真切地说明了孩子与母亲在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密,说出了儿女对于母亲的重要性。如果她们失去子女就如同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会带给她们巨大的伤害和打击。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柔石笔下的《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春宝娘,再到艾青笔下《大堰河一我的保姆》的大堰河等。这些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真实再现了被伤害了的母亲凄惨悲凉的生存境况。如在鲁迅笔下,书写了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掉,儿子的死却使她本就悲惨的命运完全走到尽头,但对于她的痛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麻木不仁的人们却熟视无睹。又如柔石塑造的春宝娘,爱秋宝甚至超过爱春宝,但却无法拥有爱的资格,她只是被典来的用于生育工具和奴隶,面对春宝娘的女儿被自己的爸爸资死,她却无能为力,母爱和母性的被漠视、亵渎和毁灭,这对母亲来说简直是人格的撕裂。
(二)思索母亲悲剧性命运
苦难母亲生活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中国社会来说,黑暗混乱,内战、日寇人侵,使中国人民饱经风霜,他们的生活由于内忧外患的而非常贫困。虽然“五四”运动大力提倡民主平等,而当时那种现实情况下,人们深受封建意识的毒害,内心深处还没有觉醒,大都处于麻木不仁状态。特别是作为农村妇女,更是这种环境下的最大的牺牲者和受害者。作为母亲的女性虽然拥有姓氏和名字,但出嫁后却都要依傍丈夫始终处于依附男性的附属地位。如在萧红的《桥》中所进行的叙述:“黄良是她男人的名字从她做了乳娘那天起不知是谁把‘黄良的末尾加上个‘子字,就算她的名字。”而在柔石书写的《为奴隶的母亲》小说的母亲形象,一直以“她”这个字眼出现,读者的形象,故事中人物只知道她是春宝娘,没有人知道她真正的名字。其实这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价值。如在《祝福》中当鲁四老爷听说样林嫂是个寡妇时,居然认为寡妇是不吉利的。而对于女性来说呢,这些观念深深的毒害了她們的灵魂,祥林嫂本人就认为自己是“不干净”的,当第二次被迫嫁给贺老六时她也作了反抗,甚至“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但没有意识到她应该有婚姻自主权,只是“从一而终”的封建戒律让她不想再婚。这其实也是封建“妇德”的表现。
三、觉悟型的母亲形象
这种类型母亲形象主要指20世纪30年代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为奴隶的母亲开始随着民族的觉醒,开始改变了历史上软弱母亲形象,从而转换为一群觉悟的母亲,在民族觉醒的时代大主题下,是中华民族不甘屈辱、不甘蹂躏的心灵写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她们在时代大潮中被改造成坚强的一群。为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家庭,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支撑力量,也成为民族危难之际坚强的后盾。丁玲的《母亲》中的母亲曼贞,萧红的《生死场》中的老王婆,都是因为被残酷的现实压倒了生活的最低层,才不得不起来奋而反抗。觉悟型母亲没有被现实的重重苦难压倒,她们在绝境中幵始了抗争,并在觉醒中变得无比坚强。这时,她们真正成了儿女温暖的避风港和坚实的精神后盾。如洪灵菲《在洪流中》塑造的阿进母亲,“以一个寡妇的资格,支持了三十年的家计……她是吃了许多苦头……只把她磨炼得像一具铜像。”也正是这个母亲伟大的爱,使她深明大义的劝儿子离开她,而对于儿子来说:“他的母亲变成了一位半神性的巨人了……(母亲)这种力量是在把人类摧进到光明的大道上去的。”因此,表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转巧其实是时代造就了很多坚强的母亲,这是一种标志,这标志代表了中国女性、民族的觉醒以及我们中国的希望。从这时起,母亲形象开始从需要被救赎的客体变成了觉悟的主体。
纵观现代文学中母亲形象的转换,中国现代文学始终和时代环境联系紧密结合写作的时代环境母亲形象从“五四”初期的理想型到随着20年代乡土文学的出现,转换为“为奴隶的母亲”,而随着30年代外扰内患的战乱到来觉悟型母亲形象斗争的主体这表明中国女性、母亲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也是现代文学走向成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