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创新性阅读

2016-05-30张艺严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性文学作品观点

张艺严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创新性阅读是指在进行阅读行为的过程中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学习鉴赏、发展思维和进行批判的一系列创新性思维活动。从定义上来看,创新性阅读的主要实践过程可以分为前期的“阅读期待”,中期的“阅读反思”和后期的“阅读批判”。

一、 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在“前结构”概念的理论基础上,为了解释审美活动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具体指的是行为主体在进行文学阅读之前或是阅读的过程中,基于自身所具备的经验、审美和接受动机,在心理上形成的“预想即成图”,接受美学将这一现象称为“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单来说,就是在读完一篇文学作品前,閱读者就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审美理想和开始阅读时的初衷,对作品接下来的发展和结局有了自己的猜测和预想,在心理上产生了阅读下去的期待感。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看到散文就期望会有优美的抒情词句或者深刻的人生哲理;看到诗歌就预想会有渊博的文采和深远的意境;看到戏剧就希望会有跌宕的情节和鲜明的角色。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心理。既能增加文学基础知识,掌握阅读技巧,又能积累阅读经验,提高审美水平。作为学生,就应该时刻保持“阅读期待”。多看些名著名篇,拓展课外阅读的范围,多方面涉猎,增加自己的文学储备,用自己的思维模式筑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世界。前期的“阅读期待”越丰富越充沛,就越有利于提升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的质量。

二、阅读反思

“阅读反思”是指阅读者在独立自主地阅读时进行反思性阅读的行为。比起针对字面意思进行推敲的理解性阅读,阅读反思更强调学生自身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自身感悟进行的再次思考阅读。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一部已经完成了“阅读期待”的文学作品时,会发现真实的作品和自己的预想之间产生了出入,两者相互比较会催生出新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新一轮的推敲和思考。

“阅读反思”是当下中学生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思维模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写随笔和读后感的习惯是进行“阅读反思”的方法之一。把自己的初步感受和形成感受的原因记下来,随着阅读的进度归纳出感受的转变过程,做成一份阅读思考的记录。这样可以让自己发现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期待和现实的差别,整理出有条理的思维结果。

此外,“阅读反思”并不限于个人思考,还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其他读者分享和沟通,可以拓宽思路,拓展视野,收获新的观点和见解。反思是把“期待”转变为“批判”的转折点,有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概而言之,通过阅读反思将能大大促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甚至是在未来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体悟、改进和优化,也是提升语文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阅读批判

“阅读批判”是指已经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保留着较高的警惕心和批判精神,对作品中的观点有选择性地进行

猜你喜欢

创新性文学作品观点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观点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业内观点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新锐观点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