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6-05-30刘满萍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弱化农村

刘满萍

摘 要:当前,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诸多问题,家庭养老功能也逐渐弱化,对这一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对完善农村的养老制度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81-02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家庭养老已不是养老的唯一模式,我国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养老等社会化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仍将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1],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的挑战,且其功能逐渐弱化,完善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使每个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家庭养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中国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正在经受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农村家庭的养老承受能力削弱;农村家庭的养老支持力失衡;农村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动摇等。

1.中国农村家庭人口减少,家庭结构核心化,养老承受能力减弱。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农村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少,这预示着农村的独生子女将要承担4-6位老年人的养老负担。同时,在我国农村,一些子女成家后便与年老父母分开居住,于是子女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小家里,以至于他们陪伴和照顾父母的时间及精力越来越少。家庭规模的核心化必然会导致农村“空巢”家庭数量的增多,而这种现象又必然会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养老承受能力造成重大的打击。

2.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农村家庭的养老支持力失衡。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镇。虽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但是由于子女和父母长期分居两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逐渐分化,农村老年人常常独守家中,生活上缺少照顾,精神上得不到安慰,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好转,相反,农村家庭养老面临更多的压力和困境。

3.孝道观念淡薄,农村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动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青年的思想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孝道观念逐渐淡化,尊老、养老的思想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新的价值观念所取代,年轻的子女只懂得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却从来没有把孝敬父母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直接动摇了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根基——孝道和尊老文化。

二、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1.农村家庭的收入低以至于难以维持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分为他养型和自养型两种,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中国农村的家庭养老势必会由自养型向他养型过渡。然而,农村老年人大多数没有退休金,因此农村老年人要想自养,就必须依赖土地和农产品。而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销售价格却呈下降趋势,它不仅要面临自然灾害还要面对市场竞争,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和机制不配套、不完善,使农业的扶持制度无法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增产却不增收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民仅仅依靠农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活,再加上老年人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们大多数愿意留在家乡,留在农村,所以很难向城市迁移与子女共同生活,这就不利于实现自养型向他养型的过渡。

2.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大量的青年涌入城市务工,并且很多农村青年就定居在城市了,于是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得不与老年父母分居,即使有些子女再回农村,但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以至于不愿意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在我国农村,老年人和子女分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老年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身体上得不到照顾,精神上得不到安慰,长期处于生活不便和精神上苦闷的境地。

3.子女伦理道德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首先是婚姻观的变化。随着农村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离婚率也越来越高。虽然离婚对家庭的打击不是毁灭性的,但是离婚后,家庭的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这就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影响到家庭养老的经济供给。同时,离婚在一定程度上让老人精神上受到刺激,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生活的质量。在农村,由于受西方新思想观念的影响,晚婚晚育开始出现。在农村,青年结婚和生育的年龄普遍提高,很多青年结婚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婚后马上生孩子,等孩子出生时,父母年纪也随之增大,这就使得抚养子女与赡养父母的时期大致相当,势必增加青年人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往往会牺牲自己的利益,顾全晚辈的利益。其次是子女孝道观念的变化。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内容,是中国农村传统养老制度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家庭始终是老年人养老的最主要依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的孝道观念,很多年轻人却从来不曾尽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农村一些人甚至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必要再提倡孝道,他们认为孝只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比如一位河南七旬老人跪着上吊身亡,生前其儿子媳妇经常不让老人回家,不让老人吃饭,把老人逼上了绝路,这并不是特例,在农村,存在很多虐待老人的案例,在这些子女心中,对父母的孝道早已经荡然无存。

三、完善我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经济收入不仅是农村家庭养老最主要的支持力,同时也是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加强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经济。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一是要创新农业发展生产思路,挖掘农业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非农业生产方面,第一,要调整非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农村青年回乡就业和创业。第二,重视发展老年产业,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为有能力的老年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老年人实现自养,以此来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首先,通过立法来肯定老年人享有的养老法律地位,切实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权利。通过法律的形式不仅能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顺利进行,还能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权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其次,适时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制定旨在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切实利益的法律法规。最后,强化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监督体系。农村养老保障是否能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及社会的和谐。对养老基金管理的规范程度,是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

3.加强思想教育,更新养老观念,推进农村养老的文化创新。现阶段,农村家庭中父母及子女的素质是家庭养老的重要因素。父母和子女的素质及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素质高,则矛盾少,关系融洽,相反,文化水平低,则矛盾多。比如:在子女多的家庭就会出现对父母赡养责任大小争执的矛盾;婆媳矛盾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家庭养老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教育子女树立爱老、敬老、养老的思想意识,强化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意识,在广大农村营造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利用网络、微信、宣传栏、广播等来传播敬老养老的先进行为,并谴责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道德行为;同时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所以应通过说服教育、潜移默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手段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矛盾。其次是转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一是让老年人从依赖子女到逐渐独立。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子女数量的减少,老年人应转变观念,主动地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到依靠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形成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来完成老年生活中的各项任务的习惯[2]。二是实现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过渡。当今,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都提高了,许多老人喜欢独居。同时,子女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陪伴和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也随之减少。老人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但是由于缺少子女的照顾,精神上得不到安慰,常常产生空虚的感觉,这就造成了空巢老人普遍的心理问题——孤独甚至抑郁。因此老人应转变观念,从家庭积极走向社会。比如,老年人可以选择到各种托老所、老年公寓、敬老院等机构养老[3]。不能将家庭养老作为唯一的养老模式;同时,对于子女,老年人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4.建立新型的养老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养老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并开始遭到“潜意识”的摒弃,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并建立新型的养老保障模式。

第一,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4]。

第二,机构养老。老年人到专门的养老机构,比如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社会福利院、护养院等,由这些机构根据老年人不同的情况来给老年人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

第三,互助养老。老年人在自愿的基础上与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结合起来,互相照顾,包括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和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等形式。这种养老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老年人在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中得到快乐,这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文范.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 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J].老年学杂志,1998(3).

[2]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6(3):83-87.

[3]张春娟等.社会流动对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冲击[J].社会工作,2007(7):37-39.

[4]公维才.中国农民养老保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3.

猜你喜欢

弱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热点追踪 弱化加密或将带来更大安全威胁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