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信任危机的逻辑形成及缓解之策

2016-05-30任强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

任强

摘 要:当前,社会信任危机问题几乎弥漫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生活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以社会信任危机的逻辑形成为切入点,对社会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分析框架,最后探讨了相应的缓解之策。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才能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危机。

关键词:社会信任危机;社会转型;逻辑形成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79-02

社会信任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学的视野里,信任是指社会信任,信任危机也就是社会危机的表现形式。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人与人进行交往就需要信任作为保障,人们依据是否存在信任关系做出行动选择,如果信任程度低或者没有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受到影响,继而社会的正常秩序与运行也会随之被打乱。信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也是由于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信任慢慢丢失,本文即从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角度去探究信任问题。

一、社会信任危机的逻辑起点

福山认为可以把不同的文化区分为低信任文化和高信任文化。其中,低信任的社会指信任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上的社会,高信任的社会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的社会[1]。福山将中国归为低信任社会,这与传统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

1.社会背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传统社会是不流动的,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是在相对固定的地域空间中度过的,这种不流动性便形成了一个熟人社会。费孝通在《乡土社会》中讨论社会结构时讲:“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2]。信任问题也就如同社会结构一般,表现出了“差序格局”的特征。人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关系的强弱程度划出一个个圈子,圈子里不易发生信任危机,真正会发生信任危机的则是圈子之外的人。

2.文化背景。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以德治作为社会控制的核心思想,这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即“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认为,人天生拥有着善的品格,因此,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信任问题时,是以人本善为前提的,每个人都本来是讲诚信的,如果照此良性发展下去,整个国家必然不会出现信任问题。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必会造成“性相近,习相远”,基于此,才要以德治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儒家相信,只要激活和保有自身内在本就有的诚信,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人人信任的、具有凝聚力的理想社会,即,德治的逻辑起点在于个人的道德养成,但这同时也导致了制度性的组织起来的个人联系的缺乏。

二、社会信任危机的初始形态

传统社会中,社会相对封闭的环境和儒家文化的道德要求使得人们受到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影响,社会信任得以保障,信任危机不易出现。然而,当进入到现代社会时,尤其中国的现代社会还不健全,我们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信任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个人和政府层面都有明显的体现。

从个人层面讲,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再生活在一个不流动的社会中,周围环境中人口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时刻处在变动中,人们进入一种相互戒备的状态里。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认为,在前现代社会,人们经常与之打交道的人大多是熟人,他们一般是指“曾经见过但不是相知甚多的人”和“相见而相知甚多的人”,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会花大量的时间与他们从未见过或知之甚少的那些陌生人打交道。加之,市场经济对个人主义的过分强调为个人利己主义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人们从旧的社会进入新的社会时,原有的依靠道德信任的规范失效了,而新的着眼于权益保护的契约规范又尚未确立起来,一旦遇到有法律空子可钻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失信,于是社会中普遍的不信任就开始蔓延。

从政府层面来讲,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仅民众摈弃了原有的道德约束进行投机行为,而且政府官员中贪污腐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民众与政府的信任出现了危机。并且,即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还是一个国家权力控制着的社会,我们在把市场经济的成果归功于党和国家的领导时,不免也会将许多的社会问题归因于其管理能力。由于过度集权的政府表现了对民众的不信任,而当政府的各项职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这种集权的情况亦会引起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这让社会信任的危机进一步加强。

三、社会信任的发酵机制

“风险社会”是由德国学者贝克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并逐渐流行起来的概念。国内的学者也早已开始对风险社会进行了许多研究,如,徐勇、项继权已断定“我们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李路路也进行了“高风险社会”的评判。中国社会虽说处于转型期,却也被迫进入到风险社会之中,自然性和社会性的风险会引起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和社会运营成本的增大,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而信任作为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必然将受到更大的挑战。

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性风险,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天灾。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天灾甚而会成为世界性的天灾;社会性风险即我们所说的人祸,现代社会的意义上包括了金融危机、政治危机等内容。这些社会性风险同自然性风险一样,一方面,其起因与程度等因素并非人力所能操控。然而,就现代社会而言,由于人们处于一个陌生的社会,人们接触到的人与事物一般都超越了已有的认知范围,这种情形下,政府的作用即是在公众的认知范围之外的领域起到一个保障作用,即,政府在这些天灾人祸未发生之时、发生时以及发生之后的防范、应对和恢复措施都应该有有所保障的能力,否则,社会信任就会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知识与能力去认识和应对这些风险,因此为了对风险进行评估,只得依靠于专家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于是,信任建立在了人们对专家系统及其背后制度的信任基础之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趋向细化,公众和专家系统之间的信息并不对称,导致公众与专家系统间存在了一些冲突:公众与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表现出不信任;同时,专家系统对公众的行为理解为无知和非理性。如此,有效的风险沟通常常失败,共享价值观无法建立,社会信任出现危机,公众的生活质量无法保证与提高,信任危机必然会延伸到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甚至对整个国家的制度与权威都产生不信任,致使整个社会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问题。

四、如何有效地缓解社会信任危机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急速转型的时期,如果想要彻底解决社会信任是不现实的,然而,缓解这一现象却是能够做到的,我们至少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事情。

1.道德的重建。随着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断裂,中国传统社会中以“信”为主干的信任文化也随之断裂。从社会信任危机的逻辑起点一节中,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其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让社会秩序也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信任关系因而长久稳定。而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原来相对独立与封闭的社会被打破,社会信任的传统与社会基础受到了冲击,社会信任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使得社会秩序开始趋于不稳定。因此,道德的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道德能否重建决定着信任文化的形成,道德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也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道德重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这样人们才会从内心去肯定诚信的重要性,使诚信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而转化为行动。

2.法治社会的建设。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的外部化效应不能依靠市场自己来解决,而且市场经济的原则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也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效应。因此须加强对从宪法到具体的法律法规的有效供给,有效地利用法律来合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公民基本行为的法律化建设,使公民的行为在法律法规的影响下发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用最实际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享有的各项权利,而对于侵犯到人们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以此来建立普遍的信任关系。

3.舆论监督。社会舆论常常以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第一,作为社会监督和舆论导向的有效手段,大众传媒的导向对我国构建社会信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沟通的一种渠道,对事件应当积极介入并深入调查,发布权威消息,解决公众困惑,尤其在应对突发事件情况时,更应当做到及时、权威、客观;第二,建立有关信任网络平台,发挥网民的监督作用,使得社会交往中的人们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损害人民感情和利益的行为的发生,使社会信任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

4.政府的作用。要缓解社会信任危机,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要缓解社会信任危机首先要增强自身的信任度,如果民众对政府不信任,那么,社会必将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中,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必定无法形成。因而,一方面政府要实现政策的公开与透明。为了最大限度地制约和消除某些机构与个人徇私枉法,弄虚作假,避免行政工作和行政垄断的暗箱操作,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地接受人民的批评与建议,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做到公开透明,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克服政策的随意性,避免政策朝令夕改,劳民伤财,投机行为和失信现象的发生,如此,建设起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征,使得其无法避免贫富分化的自发倾向,因而在利益关系的矫正中难以发挥其作用,这个时候,政策就必须在利益分配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遇到非理性致富手段,净化社会财富环境,一次铲除信任危机得以发生和扩散的经济土壤,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信任危机。

总之,一旦做好上述几个方面,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便可以得到大幅度的缓解,一些社会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的化解。

参考文献:

[1][美]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

[3][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翟学伟,薛天山.社会信任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
后疫情时期日本数字化社会转型的课题与展望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社会转型时期破解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的路径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新疆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建设性构想
史学研究 课堂教学 教学思想——以“社会转型”的视角解读历史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思考
胡适的父权缺失与母权凸显——兼论中国传统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