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之花在生物分层与合作课堂中绽放
2016-05-30曾庆生
曾庆生
摘 要:本文是通过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这节课的教学为案例,展示让思维之花在生物分层与合作课堂中绽放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思维;分层;合作;案例
引言
本文通过案例背景、案例主题、案例过程及教学反思来叙述教学案例。
1 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农村完中校,这是一堂与分层教学小课题研究相关的校级公开课。这一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这是一群已初步具备分析判断和思考思维能力的平行班级的普通的 学生。
2 案例主题
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我在教学中,事先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并分发 “导学案”给学生,充分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因材施教原则,开展在课堂中试行学生分层和练习作业分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让生物课堂更高效,让思维之花在生物分层与合作课堂中绽放光彩。
3 案例过程
(1)片段一
师:想听听老师讲故事吗?
生(迫不及待):想。
师(边播放鹦鹉学舌视频,边讲故事):从前,有个爱养鹦鹉的主人养了只鹦鹉,并教鹦鹉说(客人来了,要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每当客人来了,鹦鹉就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客人们听了都赞不绝口。有天晚上,主人家里被小偷偷了,主人迟发现小偷,又听到鹦鹉在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一气之下就把鹦鹉宰了。
生(听了后):哈哈大笑。
师:鹦鹉学舌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学本课。
好的导入能为不同层次学生启开思维之花打下良好基础。
导入环节时,我想通过视频“大山雀偷饮牛奶”,或者想采用“故事与视频—鹦鹉学舌”。如果只采用视频,也许效果只是让学生看而已,只有起到看的效果。但如果采用了“故事与视频—鹦鹉学舌”,既让学生能看,又让学生能听,仔细想想,当然是“视”和“看”相结合,效果最好。不出所料,“视”和“看”相结合,效果最好。开始时候是从故事导入,故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片段二
在上课环节时,我采用了以下做法:
A.自主学习,引发思维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举出视频中的一个动物行为的例子?同学自学课本。
生:自学课本,思考做题
B.展示涡虫图片,引导学生探究
师:展示图片,解读探究。
生:探究并做题
〔探究1〕 课本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1中:
①涡虫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分层1基础题)
②实验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分层2提高题)
③针对这一疑问他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分层2提高题)
④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分层2提高题)
〔探究2(分层2提高题)〕:
①步骤1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什么?这属于哪一种行为类型?
②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什么?这又属于哪一种行为类型?该行为对涡虫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③涡虫在步骤1和步骤4表现的这两种行为反应,哪一种会更持久一些?为什么?
C.自然过渡,引入下面内容
师:以上我们追循科学家的足迹,讨论、研究了涡虫对光产生行为反应的实验,知道了动物的行为按其发生过程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两大类。请同学们自学有关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内容。
D.播放“小鸡绕道”视频,学习有关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内容。
师:播放视频,引导思考
生:观看视频,思考做题
我让前后桌四个同学(这四个同学已经被我分层成三个A和一个B层次学生,A层次是考试及格以上的,B层次是考试不及格的)进行讨论,四个同学先完成各自学习任务(A层次要完成分层1基础题和分层2提高题,而B层次只要完成分层1基础题)的相关内容,再合作讨论。话一落下,全班同学就按照老师的说法去做了。而我巡视教室,悄悄地走到学生小组中,倾听学生的讨论并适时地给予指导。讨论结束后,我请每一小组B层次学生上讲台讲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的答案及说明,并让其他组同学充当评委进行评价。最后,我再次播放了小鸡绕道的视频,与学生一起小结了“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后天学习行为?二者有何区别?”相关知识。
4 教学反思
这是两个片段,却围绕学生的分层和以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为主题而进行的。通过上完了这堂公开课,我深受启发:
(1)导入环节
本节课导入,故事生动,效果良好,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了学生思维之花,为正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 开端。
(2)正课环节
我能以导学案为线路,通过开展分层及任务完成和合作交流的灵活的形式引导了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然后,在学习涡虫的行为研究例子中,能结合多媒体,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组织学生交流,以视频“小鸡绕道”,视频生动有趣,画龙点睛。既再次点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喷射出了思维火花,又贴近学生,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了知识。
(3)生物导学案准备
我能在导学案中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下功夫,设计的问题既体现分层又体现师生和生生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①导学案的设计突出“探究和层次”。
我事先进行生物导学案设计,设计时始终坚持“探究和层次”原则,比如“在探究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1中,就设计了第一题是涡虫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分层1基础题),第二题是实验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分层2提高题),第三题是针对这一疑问他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分层2提高题),第四题是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分层2提高题)”等。在课堂教学中也始终要求学生一定要运用探究和积极思考来 学习。
②导学案的设计时,我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我事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分层次安排成员,即基础好(A层次学生)与基础一般(A层次学生)和基础较差(B层次学生)的相互搭配,充分体现了分层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