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实施路径

2016-05-30张宝根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内涵式实力办学

张宝根

在高校领域,大学软实力既是一种战略、一种理论,还是一种能力。它是蕴含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精神力量,包括学校的文化、理念、精神、制度、特色以及组织、管理、定位等非物质层面的东西。大学软实力等同于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内在品质。不可否认,中国优秀高校的数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分析其内在因素,我们缺乏的并不是学生数量,也不是高楼大厦等外延式因素,而是高校独特的文化底蕴、氛围和精神。正如首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的总结报告所说:“中国要建设一流大学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或学术水平的差距,而是如何创建一种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高校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其精神内涵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大学品牌效应的内在需求。毋庸置疑,高校文化缺失已俨然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因素。因此,党的十八大指出,高校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形成以文化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努力构建大学文化软实力。显然,从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探讨高校内涵发展已迫在眉睫。

一 当前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依据

内涵和外延是逻辑学上的一对相对概念。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内涵式发展是事物内在属性的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外延式发展是因事物外部因素的扩张而导致的变化。就高校发展的模式而言,依据内、外部要素的投入和利用,可分为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两种模式。高校外延发展更多的是依靠校园面积的扩张,招生数量的增加等方式来扩大发展规模;而内涵式发展则是通过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教学质量等途径来提升学校知名度。相比较而言,内涵式发展更注重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和创新,更注重品牌效应。

高等教育是一个关系复杂的社会组织体系,涉及到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组织结构的优化、效应和公平等多方面的单独或综合表现效应,但重心在于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统筹、协调以上五个变量的发展。质量是内涵的本质体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就是大力提升办学质量。特别是在经济、文化、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知识的传播与运用已突破时空的限制,人才的流动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语境下,对各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自1999年高等教育实施大幅度扩招战略以来,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到2015年的36%,预计2020年达40%,通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实现了世界教育大国的华丽转身。在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的影响下,各高校通过国家财政的大额度拨款,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占地面积、硬件设备等外延式发展元素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但仅仅是高等教育大国,并非强国。国内高校在高速注重外延式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管理制度不到位、办学特色缺乏、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办学定位不明晰、教育资源协同创新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我国高校的良性发展。另外,处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产业升级、人才观的动态变化,让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管理方式和教育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综上,改变思维,调整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从注重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

二 文化软实力建设与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逻辑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本质特征,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灵魂。高校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在传承、创新和引领文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理念、精神制度、价值认同力等各种要素的合力,是大学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它所体现出来的是高校的凝聚力、创新力、感染力和发展潜力,是其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的关键性要素,是高校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应、公平的协调与统一的一种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以说,高校不从文化软实力的维度切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不可能有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辉煌的未来。

(一)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古至今,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因而高校和文化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是统一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化广义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次,那么高校文化软实力应该包含精神力、制度力两个方面,精神力引领大学生的行动方向,而制度力则是约束、管制大学生行为方式的顶层设计,两者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大学生行动的“指南针”。一所高校要在当前激烈的办学竞争中保持“鹤立鸡群”的优势,就必须注重内涵式发展,创新工作机制,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境界,形成独具一格的大学品牌。这种品牌的树立,需要通过积淀高校文化底蕴,整合高校办学理念、精神文化与制度,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发挥高校的整体功能,凸显特色。而这种内化的精神力量,就是引领大学发展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力量,即高校文化软实力。换而言之,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元素,是大学健康、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高校发挥教育职能、凸显特色的保证

基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高校文化软实力,得出的观点不尽相同。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来看,大学的功能包括提高科研水平、服务经济发展、培养高级人才、传承文化等方面,那么高校文化软实力则可以理解为科研力、孺化力和传承力等方面。科研力是高校创新发展的灵魂,是高校发展不竭的动力,孺化力是展现高校文化熏陶、文化内化育人的水平,传承力是高校得以继承、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高校文化活动富有创造力、感染力、生命力的保证。从高校发展角度开看,高校的发展主要包括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塑造品牌效应。那么高校文化软实力可理解为凝聚力、教育力和品牌塑造力等方面。凝聚力是高校各部门、各院系、各学科、教学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党政领导等的协同创新的能力,教育力是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是高校培养人才能力的体现,品牌力则是高校特色的体现,是高校吸引力的源泉。不管是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还是高校的发展视角来看,大学文化软实力都是由凝聚大学精神、传承文化、促高校特色形成的各种力量构成的内核动力,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三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内涵式发展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树立办学品牌,成就办学特色的阳光大道,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系统工程。在文化软实力视域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高校发展的历史使命,而路径的选择科学与否,是打开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金钥匙。

(一)强化制度文化建设,优化大学软环境

作为高校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控制要素,管理制度是其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核心理念在于规范学校管理,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因而,各高校应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制度管理文化建设,优化办学软实力。

1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健全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素是树立和落实高校法人意识,进一步明确高校法人的地位、权限和责任,完善高校法人治理机制和规则、权力机构的决策机制、执行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监督机构的民主与监督机制,使大学内部的治理关系和谐共赢。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很多高校的内部治理机构往往都是流于形式,管理结构和机制不尽人意,特别是在以董事会、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层、教授治校群体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从而导致办学失范。

2 加强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建设,营造出良好的从教环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是追求文明、创造先进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精神的群体,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办学质量、影响高校内涵式发展。毋庸置疑,一流的高校需要杰出的教师,但同样需要一流的管理理念。因此,高校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必须创新高校教师管理机制,调动高校教师的主动能动性,增强高校教师群体的凝聚力。要在管理制度和实践过程中处处体现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理念,从而营造良好的从教环境。首先,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加强学术团队建设,重视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其次,要建立科学、可行和规范的教师使用机制,达到教师资源利用的最佳化。最后,对高校教师的配置和使用绝不能竭泽而渔,一定要构建高校教师自我恢复、自我发展的机制。

3 健全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办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先”的办学理念,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己任,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工作。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内在需求为根基,不断调整专业建设机制,使其既具特色性又能适应市场规律,满足当前经济建设的需要。要还原学生主体地位,更多地给予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让学生能够跟着“心灵”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建立、完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丰富学生选修、通识课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二)培育先进的大学精神,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立校之基、办学之本,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大学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整合、提炼而成,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价值追求,品格的呈现,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是思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是文化育人和人才兴文的重要场所。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并不仅仅是“知识分子”,更应该是“文化人”。文化人需要靠文化来熏陶来塑造来“涵化”。但“文化人”的培养靠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每个学生,实现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影响效果,其效果是显现而又持久的。因此,从文化育人的高度去探讨高校办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文化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其精神的灵魂。因此,高校要想方设法地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在当前协同创新的理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资源,通过党团建设、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党员带班、学长带班等方式和平台,在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引领、精神追求等领域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学术自由、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文化氛围,从而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人”。

(三)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只有坚持特色办学,树立高校的品牌效应,才能改变当前我国高校“千校一面”的困境,才能走一条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突出办学特色,树立品牌效应,已成为高校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特色是高校的生命之源,也真是因为高校有了特色,才能体现其优势和实力,才能吸引莘莘学子的狂热追求。我们纵观世界一流的大学可以发现,其知名度和特色呈正比关系,他们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同时又在他们的校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斯坦福大学校训:“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慕尼黑工业大学:“立足于拜仁,成功于世界”;伦敦大学:“我们为至高荣誉齐聚于此”;海德堡大学:“服膺真理、正义及人文精神”。国内名校同样具有特色鲜明、文化意蕴深刻的办学精神和理念,例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学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同济大学的:“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这些都是国内名校办学的导航,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和动力,也是他们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深厚博大的高校文化精神的体现。因此,呼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速化发展的今天,切记不要“随波逐流”般地追求外延式发展而忽视办学特色的打造;要有意识地进行品牌经营,要提炼特色鲜明的办学文化,使之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总之,正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所言:大学如果缺少“精神文化”,就无法满足大众对大学的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从而也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文化软实力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脱离文化软实力谈办学、谈治校,就如同空中楼阁,引人向往却虚无缥缈。高校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注重办学特色,创新工作机制,以强劲的文化力推动高校的内涵式建设,从而提高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玉梅.从提升软实力的高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J].教

育导刊,2010(10).

[2]叶松涛.促进教育软实力的发展加快河西教育现代化

进程: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局长刘国胜访谈录[J].天津

教育,2005(5).

[3]李洁,杜宇.大学软实力:大学发展的另一维度[J].辽宁

教育研究,2007(7).

[4]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

[5]魏宏聚.论大学软实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生成[J].河南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首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总结报告

[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

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傅明星.地方普通高校内涵式发展述论[J].陕西理工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9]郭广银.以内涵式发展为一流大学建设奠定更加坚实

的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3(7).

[10]钟秉林,赵应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

关于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J].国家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10(09).

[11]管仲军.高校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若干思考[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4).

[12]李钊.制度建设: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J].现代

教育管理,2009(6).

[13]贺志军.浅谈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软实力提升[J].甘肃

高师学报,2009(01).

[14]李宁,赵慧君.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

的不竭动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15]杨玉良.大学不能没有“精神围墙”[N].中国教育报,

2009-06-29(8).

猜你喜欢

内涵式实力办学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内涵式发展:“育新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预设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