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民工社会融入制度的分析和对策

2016-05-30白冰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农民工制度

白冰

摘 要:制度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活动中结成的生产、经济、文化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化和体系化,也是社会运行的规则[1]。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处理好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我国城市化的途径,如果这些农民工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城市居民,不仅会影响城市化进程,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融入;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83-02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长期滞后于工业化,使得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农民工是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虽然生活、工作在城市,但其社会地位、收入和生活质量都和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距,他们在生活和心理上并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入,其实就是农民工社会身份、社会角色转化的过程[2]。农民能否顺利融入城市,实现农民工社会融入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

本文所指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年龄在25岁以下,20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的农村流动人口。与老一辈的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较高,并且大多数人对土地不是那么熟悉,几乎没有务农经验。他们渴望在城市生活,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二)农民工群体特征

1.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高于老一辈农民工。这一时期的农民工多数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文化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初中文化水平为主,远高于老一辈的农民工。但是他们缺乏农业生产劳动,离开学校后就进城务工,很少参加农业劳动。职业水平依然偏低,和上一辈农民工没有太大区别,多数没有劳动技能,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目前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的职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新生代农民工整体工作流动性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依然是以工业为主,其次是商业、服务行业和建筑业。工业行业就业的比率高于上一辈农民工,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就业率明显低于上一辈农民工,他们在就业时更愿意去选择环境和条件更好的行业。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更强并且流动周期更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更重视劳动环境和劳动报酬。

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过程中的现状

(一)社会保险覆盖面比较广

我国近年来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农业转移人口基本纳入了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农村户口居民可以同城镇人口一样享用农村医疗保障卡在城镇就医。但是在购买药品的时候农村医疗保障卡只能在当地有合作的药店和医院购买,不能在城镇购买,而且与当地农村医保卡合作的单位和药品都十分有限。此外,在当地医疗卫生所使用医保卡,只有住院的时候才可以使用,并且在本村,报销比例最大,乡镇一部分医疗场所报销比例就会减少,如果在城市的医疗场所报销比例会更少,而且只有少部分医院才可以使用。目前农民看病依然费用偏高,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有所差距。社会养老保险方面,村民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大部分农民工都有意识主动缴纳保险。城镇中的养老保险是有记录并且是可以转移接续的,异地结算问题已经开始逐步解决,但是各地推进的速度不一,普遍不是特快,落实也不全面。除了相对正规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多数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是没有单位来协助缴纳社会保险的。并且因为城市中的个人社会保险缴纳费用较高,大部分农民工不会选择在城市去自我完成保险费用的缴纳,并且大部分农民工都在原籍地参加了“新农合”,虽然保险金额不是很高但也有一定保障。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只有少数收入相对较高的群体会有意识去缴纳保险金,而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没有去缴纳。

(二)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

目前,我国的中小城市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外来人口转移的潜力,虽然农民工转移到城市的愿望很强,但是在城市的就业难问题影响了农民工扎根城市的愿望。农民工获得工作信息途径依然是一个问题,有很多农民工不相信网络信息和报纸上的信息,或者求职机构所登出的信息,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农民工工作是通过相邻熟人介绍这种途径,对于大部分农民工而言,他们更容易相信熟人介绍的工作,而不是招聘信息的发布。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一部分农民工寻找过招聘信息,由于新的招聘信息不及时更新,一些招聘启事常年登载,使得部分农民工对这些信息不准确性容易产生排斥性。

要想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农民工就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提供的培训机构是为了增强农民工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而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但是,很多乡镇一级的政府组织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只是教一些简单的电脑打字方法等最基础的技能,没有更多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大部分农民工根本不愿意参加这类培训。实际政府花财力、人力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不能很有效地满足广大农民工的需求。

(三)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根据调查,随着国家在九年义务教育方面的政策推行,中小学教育比较容易解决,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不需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用,只要是在居住地社区开居住证明,就可以就近入学,和城市中的子女享受同等的入学待遇。就高等教育而言,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是我国普遍的问题。比如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的含金量主要集中在高考上,现在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的问题,这也需要逐步解决。虽然资源分布不平衡,但是高等教育升学机会更加平等,各个地区的学生可以考取自己想去的学校。随着观念的改变,现在的农民也更加注重子女上学接受教育的问题,选择更好的学校让子女就读,让孩子们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

(四)在城市打工中住房困难依然是很大的问题

目前,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来说,买一套商品住房是很难也是很不现实的事。一个农民工家庭往往需要在城市奋斗几十年,承受比普通人更多的生活压力才能在城市立足。虽然国家有廉租房或公租房的相关政策,但廉租房申请要求多半倾向于城市居民,并且申请的手续和条件比较多且房源紧张,很多申请者都达不到申请条件,并且申请时间比较长,很多农民工流动性又比较强,一般不会选择申请这些房屋。更多农民工在城市选择租房居住,虽然在城市收入比较高但是生活开销大,尤其是住房租金占了很大的份额,过高额外的基本生活费用也是农民工很难在城市待下去的原因。所以农村人口进城、落户以后,首要解决的就是有更多的廉租房或者公租房提供住房保障。城市中廉租房、公租房少,并且没有稳定性,很难适应农民工住房的需要。

三、新时期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

(一)改变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必须提高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农民工只有在文化层次、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农民工个体融入城市文化和生活当中。首先,必须把农民工的培训作为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力度,可以分阶段、按需求开展多层次的技能培训,将农民工终身培训落到实处。在农村和城市中大力推行中职中专技能教育,提高潜在转移群体的职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提升劳动者基础素质,才能避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导致的就业的不平等问题。最后,规范农民工培训市场至关重要,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更快掌握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必须对劳动培训市场进行有效管理。适当减少政府完全负责,鼓励其他资本进入使其市场化,增强竞争培训意识,提高培训质量和内容,形成以政府主导为主、其他社会机构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二)考虑城市化实际情况,发挥就地城镇化优势

中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阵地,通过政府推动和政策扶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合理推动劳动力转移,促进人口居住地空间优化,首先建设全国先进行列的示范小城镇,以镇域经济为主体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3]。在特色村可以建立示范镇引领,呈现出特色纷呈的发展态势,发展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名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重视产业培育,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就业和本地转移问题,促进了城乡互融互通发展。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和消化了本地剩余劳动力,促进了本地区范围内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当地居民能够更快地、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避免了异地转移带来文化观念、生活习俗差异大的问题。就地城镇化这种方式更适应实际情况,使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在原地得到解决。

(三)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

政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应当调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地区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统一规范。积极推动“一卡通”“金保工程”等基础建设,加快异地转移系统对接,实现电子化转移业务模式,提高手续经办工作效率。以常住人口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制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为农民工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建立有效覆盖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参保比例和保障水平。规范用工政策,严格按照劳动法法律规定出台劳务派遣实施条例,纠正劳动用工派遣化趋势,对一些重点行业进行规范,促进劳动者权益保护,并且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检查举报等多种形式,严肃查处用人单位。特别是对一些不依法建立劳动关系,不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违法行为,能够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徐斌.论制度建设的人性维度[J].社会科学辑刊,2006(2).

[2]马桂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演进与创新[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3]王波.就地城镇化:更加符合省情的选择[N].大众日报,2014-05-07.

[4]丁志刚.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问题研究与策略选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农民工制度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