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6-05-30王勇

甘肃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应对策略学困生

王勇

【关键词】 学困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2—0042—01

学困生在每一所学校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这部分学生,长期以来,有不少学校和教师都认为是一种负担,在思想上厌弃他们,在行动上不关心他们,甚至鄙弃他们,把他们推出学校,推向家庭,推向社会。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当然也应该包括学困生。应该认识到学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本身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他们是能够达到基础教育的目标的。只是因为他们知识、能力、情感、行为习惯等起点低,心理素质比较薄弱,再加上“动力系统”的内部机制不够健全,他们才成为学困生。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促使他们身心向好的方面发展。

一、 学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厌学心理。学困生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的消极影响,对学习认识产生偏差,再加上学习上的失败多于成功,当有少少成功时又得不到家长、老师的及时肯定、表扬,而容易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在学习行为上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从而表现为一种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2. 自卑心理。这种心理来自他们自我认识的偏差,他们因犯过错误,受到过批评、埋怨、训斥,常处于“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者、失败者,因而心态消极、缺乏热情、自暴自弃,放弃个体的追求,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永远都比不上別人。

3. 戒备心理。有的学困生由于多次失败,屡遭挫折,有时做了好事,有了进步,又未及时得到应有的肯定,于是感觉到老师不相信自己,感觉到自己处于被监视地位,所以对老师、家长、同学常处于猜疑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堵精神之墙,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4. 逆反心理。在教育学困生的过程中,我们有时没有把学生当作能动的、独立自主的人看待,去尊重他们,创设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是把他们看成另类,对他们的缺点过失,动辄靠权威压服,靠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办法,简单而粗暴,因而造成学困生产生畏惧、防卫等消极心理,诱发出反权威、反说教的逆反心理。

二、应对策略

1.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1)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与他们情感及意志薄弱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与教育观,尊重学困生的情感与尊严,优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用期望的春风融化覆盖在他们心灵中的冻土,实现思想意识的迁移,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

(2)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注意借助师生双方的心理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疏泄的方法,深入了解前因后果,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才有可能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澄清是非,弄清真相,并通过做好班级学生、家长工作,形成团结友爱的互助的学习生活环境,减轻学困生的逆反心理压力。

(3)对于厌学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活动,了解产生厌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帮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促进学困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1)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要求教师对学困生按其实际情况分阶段制订目标,包括德育目标及学习目标,教师定期与学困生一起检查目标实行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当学困生有所进步,期末达到预定的目标时,应该给予表扬肯定甚至奖励。

(2)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树立榜样时,除了有先进的榜样外,在班级、学校中,也应该有学困生进步的榜样。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困生觉得榜样并非高不可攀,而且有更广泛的教育意义。“表彰一两个,激励一大片”。例如,我校设立的学习进步奖,对原来学习较差的但有了一定进步的学生,公开表彰,给予奖励,便促进了一批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情感激励。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关键。教师多关心热爱学困生,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与他们交朋友,这本身是一种情感的激励。由于学困生与一般学生发展水平相比,不但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起点较低,而且各人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不一样,各自的起点以及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他们应该降低起点,把起点放到只要他们努力一下便可以到达的水平上。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按要求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分解成若干合理层次,分层推进,把产生挫折的频率减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学困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学好,不断增强学习进取心,强化学习动机。此外,学困生往往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记忆容量小,所以教师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文号为GS〔2014〕GHB0671)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应对策略学困生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