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2016-05-30张瑜刘友田
张瑜 刘友田
〔摘 要〕 在苏东剧变后,英国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戴维·米勒开始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米勒认为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是替代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可行方案。事实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米勒的市场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又存在着本质区别。我国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它深扎于中国土壤,并且开花结果,在实践中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只是在理论上为市场社会主义做辩护,实质上是一种“乌托邦”,不过其对我国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米勒;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D0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2-0059-05
作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戴维·米勒(David Miller)在社会主义陷入低潮时,并没有对社会主义陷入绝望,而是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对当代资本主义尤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并且在《一种市场社会主义的构想:它的运作及其问题》等多部著作中提到“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米勒认为,他的市场社会主义是可以替代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可行方案,鉴于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加以比较和区分,这对于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性、实践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界定
米勒在反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者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中指出,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市场。市场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更高的福利,还可以提供更大的民主和自由,而且市场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价值目标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可以调节各种价值目标的矛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服务。因此,米勒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替代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可行方案。他提出市场社会主义必须至少要实现这样四个目标:在生产中以市场机制获得经济效益;限制国家的作用,使民主切实可行;实现初次分配的更大的平等;保护工人的自治。[1]
基于以上四个目标,米勒进一步提出了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在合作社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企业是工人的合作社。合作社在开放的市场上出售它的产品,并以它们卖出产品的收入支付工人的工资。合作社实行工人民主管理,它自行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决定收入如何在其工人中分配,决定用多少资金在哪一领域投资,决定产品的价格,以及有关其本身的其他一切事务。在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个工人的收入完全取决于他的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合作社的生产资金最初来自由国家设立的公共投资部门。这些公共投资部门掌握着社会拥有的资金,各企业可以从这些投资部门借贷资金进行经营。这些公共投资部门有权决定对哪些项目予以支持以及收取多少利息。米勒还提出合作制企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资本运作原则、破产原则、企业的民主原则。[1]在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虽然工人合作社始终占重要优势,但其他各种形式的生产企业也必须同时存在,因而国家将起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这一结合,是我国长期探索的最终选择。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市场则保证社会主义的效率;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雄厚的基础,又有牢固广泛的政治基础,所以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克服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方式的经济模式。
二、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似之处
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者作为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近之处。
(一)在对市场的定位方面,都认为市场是经济调节的手段,与社會主义可以实现统一
米勒在他的论文《一种市场社会主义构想:他的运作及其问题》中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瓦解再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发达的社会,是否存在一种可以接受并得到广泛支持的社会主义形式。极为坦率地讲,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使人想到,这样一种制度必须依赖市场机制。”[1]米勒否定了传统社会主义者所认为的社会主义就要消灭市场的观点。以辛辣的言语批判右派把作为组织活动的一种一般手段的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可以看出,米勒将市场当作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市场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资本主义可以利用它,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它,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实行市场经济,而是在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我国最早提出将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是邓小平,他在1979年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的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1985年,邓小平又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1987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3]1990年底,邓小平又针对当时在计划和市场问题上的思想混乱,强调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3]1991年初,邓小平再次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加明确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3]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之所以没有根本矛盾,完全是因为交换和市场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计划则是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宏观调节和社会管理。[4]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都主张生产资料社会共有,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在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中,合作社的生产资金来自国家设立的公共投资部门,这些投资部门掌握着社会拥有的资金,各企业可以向这些投资部门借贷资金进行经营。这些投资部门也有权决定对哪些项目予以支持以及收取多少利息。这样企业对资金只有使用权,没有完全的所有权,以此来消除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共有。此外,米勒认为,虽然工人合作社始终占有优势,但其他各种形式的生产企业也必须同时存在。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片面追求“一大二公”,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越纯越好;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逐步走上历史舞台。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决定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将非公有制提到制度层面加以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在宏观调控方面,都指出国家的重要职责和作用
在米勒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由于其他形式企业的存在,因此国家将起重要的作用。米勒将国家所起的重要作用概括为:第一,负责调节资金。这由国家设立的公共投资机构来完成。第二,负责确定工人收入的最低标准。第三,负责制定税收政策,调整收入分配,以实现分配的公正。第四,国家还要负责提供福利等公益事项,以满足公共利益。[1]米勒强调,他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并不盲目崇拜和完全依赖市场,而是要明确哪些生产和服务要由市场来调节,哪些生产和服务要由国家来调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应该坚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水平。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5]
(四)在微观调节方面,都注重企业民主管理和自治
在米勒设计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中,民主是合作制企业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企业实行工人民主管理,并自行决定日常管理事务和工人的工资分配,在这个条件下,工人的收入完全取决于他的合作社企业的经济效益。合作社力求实现初次分配的最大的平等,保护工人的民主自治。
我国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重视企业的民主管理和自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制度在企业的具体形式和体现,没有健全的职代会制度,就很难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而要丰富和创新企业民主管理形式,就必须加强企业民主管理,要围绕各个时期的工作重心,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和载体。[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5]
(五)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方面,都予以一定的批判
米勒在他的论文《一种市场社会主义构想:它的运作及其问题》中说道:“人们常常将左派和右派之争等同于反对市场派与拥护市场派之争。右派的主张实际上是玩弄于花招之上的,这表现在,他们把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一般手段的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毫无疑问,资本主义是依赖市场的,但资本主义的特点主要在于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在一小部分手中,而其余大多数人只能作为领薪者被他们雇佣。但一些左派却看不到这一点。实际上,人们完全可能创建反对资本主义的市场”。[1]米勒指出资本主义存在的深刻的矛盾和弊端是私有制的存在,并且描绘出新的超越资本主义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根据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和对人类发展前途的论证,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对于资本主义,邓小平说道“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发展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3]过去我国搞计划经济,拼命赶超英美也无济于事,邓小平吸取经验教训,总结计划经济的弊端,重新阐释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在实践中证明了单一的计划经济很难促进经济的发展,要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该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产力,赶超资本主义。
(六)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方面,具有相通之处
在米勒以合作社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涉及了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效率等一系列价值目标。他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就在于协调好各种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切实寻找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途径。在米勒看来,民主是在企业内部实现民主的管理和自治;平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上的平等,市场社会主义追求的平等目标是“社会平等”;公正的经济制度,应该基于以个人贡献大小来付酬;关于效率,合作制的企业不仅不会影响效率,反而会激励和尊重发明创造,合作制企业将仍然存在着技术创新和鼓励机制。综上所述,米勒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分析和追求,蕴含了丰富的和谐社会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伦理和道德规范的引领,对市场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规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极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更加规范、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异
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但是前者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后者则是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二者所基于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因此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一)提出的背景不同
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的提出,是为了反驳传统的社会主义者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传统的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市场,社会主义和市场不能同时存在。米勒力图从理论上为市场社会主义做辩护,将市场当作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同社会制度脱离开,并进一步提出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从内部来看,是由于我国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灾难,面对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国急需要发展生产力,恢复国民经济。从外部环境来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与先进国家差距拉大,我国必须要加快发展,增强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
(二)理论依据不同
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作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之一,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东欧剧变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不仅吸收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还受到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市场社会主义在理论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渊源:一方面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例如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能否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问题的探索。另一方面是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流派。[7]这些理论流派都对社会主义做了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和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与马克思、列宁等人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实践可行性不同
米勒是一个政治学家,他提出市场社会主义的目的不是要制定一个如何实施市场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案,而是要从理论上为市场社会主义做辩护,以此来反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者对市场社会主义提出的批判。因此米勒所有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具体制度的保障,也没有找到实现他们理想社会的主体力量,仍然停留在空想的阶段,没有付诸于实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空想,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上,具有强大的政治保障,并且实际地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四)在制度和体制上不同
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是基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来的,他没有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企图以设计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代替资本主义。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就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出来并行之有效的经济模式,因而两者存在本质差异。在分配上,米勒主张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和自治,工人的收入取决于合作社的效益,工人在企业内的分配是民主决定的,不会产生太大经济收入上的差距。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兼顾各方面利益。
(五)本质属性不同
米勒认为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是替代资本主义的可行的方案,但从根本上来说,他并没有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也不懂得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设计企图超越和避免资本主义矛盾的社会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改良的资本主义,是一种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空想主义。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实践中认识,并且在认识中实践,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人类历史发展命运,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创新。
四、结语
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二者既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又存在着本质区别。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克服了合作制市场经济的空想性,立足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提出的市场是经济活动的手段、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生产资料社会共有、国家的职责和作用、社会核心价值目标的协调和重视、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等内容和观点,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米勒指出市场是经济活动的手段,市场与社会制度无关,并且系统论述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的原因,这将给我们提供一个研究问题的新的视角,解除一些人对于市场和社会主义结合的疑虑,为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搞清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加深对邓小平有关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论述以及这些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米勒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新右派的批判和现状的描述,以及他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构想也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上,因此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良现状的一种反映,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西方市场经济的弊端,在借鉴其经验的时候不能盲目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最后,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作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之一,不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苏联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新变化,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米勒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分析,对于真理的探索,对于社会主义的追求代表了一批身处资本主义社会但又将社会主义当作理想社会的学者。这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感染力和优越性,极大的增强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段桥忠.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46.
[5]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第十五次学习 谈市场作用[EB/OL].新华网.2014-05-28.
[6] 倪豪梅.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N].人民日报,2014-09-17.
[7] 曲艺.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D].吉林大学,2012.
责任编辑:张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