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导向推进“双创”

2016-05-30王海泉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合肥市

王海泉

〔摘 要〕 近年来,合肥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令人瞩目,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問题。其一是小微企业在发展中资金不足。其二是企业在发展中人才紧缺,用地难。其三是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总习惯于操心“大招商,招大商”,而忽视发展本土企业。其四是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薄弱。因此当前合肥必须要解决最迫切、最突出的短板问题,才能使合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

〔关键词〕 合肥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短板问题。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2-0054-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业、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又着眼“十三五”时期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充分体现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而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这就为我们助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思想的利器,实践的指南。所以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谋划“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原则,当然也应该是助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原则。

近年来,合肥市在“双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用“资金+政策”点燃了创业创新的激情。合肥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但是面对我市所取得的如此成绩已经得到中央的肯定和重视,我们绝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对一些突出的“短板”,既要深入问诊,又要对症下药。

一、资金不足

合肥有10.5万户小微企业,就业人数超过113万。合肥市新增就业主体90%来自于小微企业的增长,50%以上的税收是由小微企业实现的。70%以上的创新专利来自于小微企业,可见它的生命力非常强大。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创业者说:“累点不怕,最怕的是资金紧张”。这就必须要助力“小微”企业变为“小强”企业。现在合肥市从总量上来看并不缺钱,但作为合肥市政府应在市场为主导的情况下,“政府应成为小微企业最后担保人”,可建立小微企业“赔钱基金”,而且“赔钱基金”不能与民争利,要赔在小微企业担保体系、风险补偿、输血造血等市场机制培育上,而不能“赔”在投资具体企业上,一旦机制出现问题和风险,政府要有勇气为损失买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勇于决策,敢于投入,要有担当,不能过于谨慎。如此政府一定要当从“小微”到“小强”的专业推手,既要为小微企业摆脱现实经济困境创造条件,又要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高科技专业人才缺乏和用地难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人才紧缺,用地难等诸多短板同样困扰着诸多创业者和创新者。尤其是初始创业者。有的创业公司都将“找人”放在了公司发展难题的首位。最为头疼的事是公司找人、用人成本非常高。因此现在合肥亟需微电子、互联网、新能源等高科技的专业人才。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少有这些都精通的人。由于投资少,税收少,一些创业者在争取土地指标上更是十分困难,因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制约了“双创”的推进。因此在合肥的这个“创”时代,一方面,应以更优化的政策来解决企业在找人、用地等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应以市场的机制推动创客空间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四众”平台的建立,真正解决企业创新的个人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做到:政府部门能在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再扶一程,让创业者享受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政府各部门要大力协作,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平台;要大力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要完善创业孵化体系优化创业环境;要深化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大力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科技专业人才,造就创业创新的生力军;要积极发挥财政作用,大力助推创业创新,并及时约请创客们关注财政部网站,及时了解税收、贷款等方面助力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尤其是合肥市要建立专门服务于创业创新的网络众扶平台,像北京中关村“网上会客厅”正式上线那样,能够聚集创业项目、投资人、用地资源、政策资源的全要素平台,帮助创业创新者找场地、找人才、找资金、找圈子、询政策,将创业服务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同时,合肥要大力引进人才,更需要留住人才。合肥要尽快成立高层人才联谊会,专门服务于合肥的高端人才。对于民营企业发展,还可以用股权激励等政策来吸引和激励高端人才。

三、忽视本土企业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既然是改革,当然蕴含着新的观念和意图。同样因为是改革,就必须要要转变观念,而不能总习惯于操心“大招商、招大商”,而忽视了同步发展本土企业。在“十一五”之前,尽管合肥是个欠发达的地区,但还是出现了像美菱冰箱、荣事达洗衣机、芳草牙膏这些著名品牌的本土企业,而且在全国小有名气。但“大招商、招大商”之后,这些名牌企业逐渐淡化了、弱化了,甚至有被外地企业完全吃掉的危险。这就告诉我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必须同步推进,而不能像“大招商、招大商”,发展了外地企业而忽视了本土企业的同步发展。所以当今政府应该“操心”的是“创业创新”。这并不是“越位”,而是在承担一种全新的责任。李克强总理说过:“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出茧。市场活力的激发需要政府去清障搭台”。所谓清障搭台,这就是说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束缚人民群众活力的桎梏。其中许多来自于政府,政府就应该反躬自问,需要“革自己的命”,需要好好“操心”,就是要通过推动“双创”,让更多人富起来,让更多人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政府为什么要“操心”助力推进“双创”的道理和意图,这比“大招商,招大商”更有现实的重大意义。

四、第三产业薄弱

还有合肥在“四大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最为薄弱。在2015年11月召开的“2015·合肥——第三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论坛”中,由南昌市社科院所撰写的文章中列举的2014年“区域内主要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中,武汉第三产业占49.0%,长沙占41.7%,南昌占40.5%,而合肥只占39.3%,在四个城市中所占的比重最小。尤其是其中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一是总量小,占比低,发展慢。二是行业发展不平衡,新兴行业少。三是主要行业培育发展不足。因此从现代服务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合肥经历了由升到降的过程,从2005年的42.27%下降到2014年的32.9%。所以合肥市经济高速发展第二产业贡献最大,而第三产业贡献最小。这样的经济结构作为大城市难以长期持续下去,必须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而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热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大众们”引导到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上来,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阔天地。尤其是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合肥可以说没有一样能够叫得响的旅游纪念品牌,例如“三河古镇”,唯一可以说得过去的仅有“富光茶杯”,这也是“十一五”之前就有的。整个环巢湖文化旅游景区也同样没有一件能令游客喜爱的纪念品,游客们环巢湖转了一圈以后最多能在农家乐吃了一餐饭,还能带走什么呢?为什么不能鼓励合肥和巢湖人在“旅游纪念品”上去创业创新呢?庐江的名小吃“小红头“因为产量极小,很难买到。为什么政府就不能引导和鼓励庐江人扩大生产,再创业创新呢?再说,在上海和江苏等地,中小学都能解决午餐问题,而合肥至今没有解决,而这“午餐工程”无论是食品供应,还是物流配送,将在食品服务等领域,催生巨大的第三产业空间,同时更是解决部份人创业、创新的大好机遇。中央提出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带动就业这是十分紧迫的,也是大众创业的一部分。

总之,为了在合肥能真正掀起“双创”热潮,必须要破解“双创”方面的短板问题,关键是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做到辩证施治,综合施策,针对存在的短板问题,大胆探索,针对不同问题,因地制宜地拿出过硬而管用的措施,立足当前,解决最迫切、最突出的短板问题,才能使合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

责任编辑:徐 芳

猜你喜欢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合肥市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合肥市朝霞小学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