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 快乐学习

2016-05-30魏凤萍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孩子课堂

魏凤萍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我个人理解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小学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教学中,教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样的课堂才可能称之为高效的。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上进心,自信心,为今后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力争我的课堂是高效的、快乐的、自主的、更是创新的。

在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堂驾驭要灵活;注重拓展与延伸。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准备主要是指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备课是教师获取教材知识信息,选择恰当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备课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备课之重要。备课不仅要了解把握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储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率,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在教学《武松打虎》一课时,备课时就要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来,结合课后思考题:武松打虎部分动作描写十分精彩,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如:闪、躲、抡、劈、跳、揪、按、踢等动词,教师自己要准确体会,把这些关键词把握好,才能在课堂上惟妙惟肖地再现武松打虎的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生动有趣。再如教学《白杨》一课,备课时教师要抓住关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应该理解到什么程度,“爸爸想要告诉我们,新疆很苦,他觉得对不起孩子们。”“爸爸是在暗示孩子们今后的生活,新疆条件那么差,他们能在这样艰苦的地方生活下去,长大成才,为祖国作贡献吗?”“爸爸是在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同时,也告诉孩子自己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决心,希望孩子们也要向他一样。”只有结合了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特征,学生才能从中感悟到爸爸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情不自禁地产生了那种对像白杨一样在祖国边疆辛勤工作、默默贡献的建设者的敬佩之情。这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洗礼。

二、课堂驾驭要灵活

这是课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它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思维、语言、教学方法的灵活,更重要的是对课堂生成性问题处理。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快乐、主动自觉地学习呢?

1.首先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明确。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效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教师才会有的放矢,给学生创设“自觉学”和“自己学”的氛围,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了,探索欲望强了,这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2.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主动参与的愿望,永远不会有生龙活虎快乐的课堂。我们知道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好奇心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原动力,没有好奇心,没有兴趣,学生的思维不会活跃,他们参与知识体验的积极性就不高,就不会主动去学、去问、去想。教师一旦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表现力就会增强,他们就会体会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3.创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是获得成功体验的有效方式之一。应该让学生从小就学会与人合作,寻求帮助,积极沟通,共享成果也是一种能力和良好的品质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生与生之间、生与师间都存在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气氛中,获得有效的知识信息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的过程中,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死教死记。我们教师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不能只看一节课的得失。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注重知识体验,引导学生认知方法。给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大胆尝试,主动探知,进而发现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我学为我会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拓展与延伸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不仅要教会知识,更要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一定的能力。教师教学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堂扩展延伸,要把课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增长、提高、创新。拓展、延伸。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给学生创造想象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材施教,让学生大胆创新。如:根据文本可以开展“续编故事”,举行识辩论赛等。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当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的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们充分想象,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假设。有的孩子说:“这时来了一位猎人,举起枪把大灰狼打死了。”有的说:“小山羊非常勇敢,它说,我跳到河里也不让你吃掉……”这样虽然课已结束,但余味无穷,激发学生继续想象,大胆创新,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延伸。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开展课外调查活动,把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梅花》一首诗时,课前老师布置了前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预习,了解梅花的特点以及梅花所蕴含的内在的高洁的品质。这样既降低了课堂教学难度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在相互的学习交流讨论中,加深对梅花高贵品质的理解,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大胆实践,敢于创新。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发展知识、创造新知。如成立“爱心活动小队”“雏鹰小队”“心语专栏”,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能力,从中体验到小主人的责任和快乐,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之情。

总之,这样的课堂教学,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快乐的。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孩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