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插图的运用策略

2016-05-30袁明祥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标点钱钟书课文内容

袁明祥

插图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着辅助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插图提前预习课文,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联想和想象能力,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把插图巧妙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将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插图这一教材组成部分,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一、 通过插图预习课文

历年的高中语文教材基本都是图文并茂的,插图题材丰富,形式也变化多样,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插图可以直接将文字形象转化为视觉画面,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通过一幅精美的插图引出课文内容,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鲜明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插图的重视程度不能低于课文内容,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插图的特点和优势,将其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中,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那些难理解的意象。在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先观赏插图来预习课文内容。

例如,学生在阅读《遭遇战争》这类记叙文时,就可以通过欣赏插图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脉络和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三到五分钟的预习时间,指导学生要结合插图进行阅读。另外,学生在阅读游记类或写景类的散文时,也可以直接根据文中的插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欣赏到一番美景。

《归去来兮辞》第一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课本用问号,反问自己的成分居多;《辞典》用叹号,一种醒悟的成分为主。结尾几句课文标为:“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一个感叹句加三个问句,感叹后连续反问自己,那今是而昨非的感情喷薄欲出;而《辞典》中,“乎”字后标为逗号,另三个句子只在最后一个句子后标问号,偏重于陈述。

课本《水龙吟》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用问号,而《唐宋词鉴赏辞典》用叹号。课本《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后面用“叹号”,而《唐宋词鉴赏辞典》用问号。确实如钱钟书所言:“每踌躇于‘?号和‘!号之间。”

总之,即使是专家学者标注标点,也因人而异,并无统一标准,他们都是依自己的理解将“朦胧萌拆的一团”加以固定化、单一化。如果课文中保留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读诗词过程中有意识地突破专家标点的束缚,更好地个性化地读诗词,这对我们欣赏能力的提高不是很有帮助么?

其实,钱钟书先生对这段谈标点的文字是很在意的。在该文的后面,钱钟书有个“附识”,特别谈到了标点这段文字:“关于标点,我曾问过校点唐人诗集极精审的郑西谛先生,他也说确有此感。”或许钱钟书与郑西谛(郑振铎)的这种说法尚非公论,未成定论,然其中的启发性不言而喻。作为教材,把与上下文相关的内容删去,把对学生读诗品词有帮助的内容删去,应当是很不妥的做法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黄金中学(341000) 二、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在新课学习前,先从课文的插图上导入教学,通过这些插图,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江南的冬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然后提出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点的问题:同学们对冬天的印象一般是什么样的?大家从这幅插图中具体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眼中的冬天和我们眼中的冬天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大多数学生能够踊跃地回答,有的学生给出的答案较为浅显,有的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较为准确地回答。这样在利用课本插图激发学生兴趣点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通过插图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同样也可以利用插图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尤其是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思想情感时,插图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落日》一文时,作者用极为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落日”的景象,在教材配在文字旁的插图中,画家将文中的意象放大,将作者的想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在纸上。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看图,避免了单纯的抽象讲理,这样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一个知识点。

四、利用插图练习写作

看图写作一直是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有趣味性的方式,而那些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也可以用来做练习写作的对象。尤其是古诗词的插图,让学生在理解原文基本意思的基础上依据插图练习写作,将诗词中的意象编织成全新的文字。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对诗人的情感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总之,利用插图把写作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益处。

五、利用插图进行美育

很多插图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课文的内容,我们也能从中欣赏到独具一格的绘画艺术,有山水草木画、园林建筑画、人物肖像画、日常生活的图画等,都是能实实在在打动人心的作品。大部分插图都是出自大师的手笔,学生通过对这些插图的欣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六、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和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的是,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它表达的是人的主观理想和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插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媒介,学生只有通过对插图的观察,按照文章内容,不断地想象、思索,才能真正回味出字句的含义,才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的内在美,才能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阿房宫赋》一文中,教材所配插图是阿房宫断壁残垣的水墨画,非常符合该诗的意境,在断壁残垣下,阿房宫显得格外寂寥,也显得格外的凄清。诗人孤身一人望着那昔日繁华的阿房宫,不禁感概万千,国仇、家恨跃然心间。在插图中,诗人的面部表情刻画和周围的场景相呼应,完整地呈现了诗词的意境。在这张静止的画面下,学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怀和感受,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并且能生成合理的联想。

总而言之,插图并不是课本中一种简单的点缀和辅助,插图的配置可以让教材的内容变得灵动形象,而且吸引学生的眼球。插图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无疑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合理地把插图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画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标点钱钟书课文内容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小小标点真厉害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有趣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