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语文教学观
2016-05-30唐雪芹
唐雪芹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几年了。上语文课的酸甜苦辣,教语文的成败得失,也都大略遍尝深味过。也常听人说:“语文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也学习过很多语文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听过著名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做法或理论,都或深或浅地影响过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引发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更多思考。本文就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感受与思考,发表管窥之见,以期与同仁们交流,并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学语文,教师就是个引子
“语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但不完全有理。细想起来,哪门学科又非如此呢?只是相较于理科,语文课老师“教”的功效似乎更为微弱一些。但教语文的功效奇特之处在于,老师的教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积渐成效的,貌似作用不大,实则厚积薄发。
语文是教不完的,生活的内容有多丰富,语文的内涵就有多丰富。它和数理等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理科一般是举一例而知三变,通一法而解百题;而语文则极可能是学一文而未知妙,观百篇而下笔难。那对这种情况,老师是否就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了呢?非独不然,语文老师的重要性恰恰就体现在这里。正因为语文的内涵无限丰富,外延无限拓展,文学的味道初尝极淡而细味则极深,因而老师的高下之别就在于:好的老师就像成功的导游,让学生对风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领略不尽、蕴藉厚重的人文积淀涵泳不足、奇幻动人的绮丽故事回味无穷,甚至一游不足还思再三。去了这一个风景区,还想着另外更美的风景区,正是“胜迹美景赏不足,只望常入山水游。”这样的语文老师,自然能唤醒那些未尝语文之味的稚子懵懂的心,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进取心,也能让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升堂入室,最终使他们爱上语文,迷上语文,终身与文字结缘,也终身受益于文学。而拙劣的语文老师,则极可能把优美的文字大厦改装得面目全非,甚至捣鼓成零砖碎瓦,变成一片废墟,把文字的生命扼杀了,文学的美感弄丢了,语文课自然让学生望而却步。老师的努力,就有可能扼杀一个白居易,或者摧残一个鲁迅。
由此可见,语文是学出来的诚然不错,但老师引导的作用却至关重要。学生认为可有可无的语文老师,说明他肯定没有起到这种作用;坏的语文老师可能把学生引入歧途,或者似引而实阻;而真正好的语文老师,他掌握着开启语文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是引导学生驶向深邃广阔语文海洋世界的神奇舵手,进而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人文情怀等。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诲”人与“毁”人,一字之差,天地之别,不可不慎。
二、教语文,方法就是个种子
老师的引导作用可谓“道”,而如何引导就是一个“术”的问题。那么,兴趣的培养、素养的引就、习惯的养成等,都是“术”的范畴,也就是方法的问题。语文的内容是教不完的,但学语文的方法是可以教会的。李绅的《悯农》诗有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教语文,正如此功。方法就如一粒种子,只要老师种到适宜的土壤中,施以春风雨露,加以耕耘培植,自然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新课改一再强调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活的方法,老师的责任就是如何从个别篇幅中演绎出一般方法,把方法种下去,引导学生自主生成结果,以简驭繁,以少胜多。比如诗歌教学,一般的方法就是“读品悟鉴”四字诀,即引导学生学会吟咏诗韵、品味意境、探究诗旨、鉴赏手法,不管古今中外,大体一法可统,所不同者,就是侧重有所区别罢了。这样,一首诗会学了,更多的诗也会学。而“教教材”,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今天教会了《雨巷》,明天再去教《春望》,后天还是个未知数……这样,一首诗学会了,更多的诗还是不会。老师忙不过来,学生疲于奔命,效率自然是低下的。
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是一位年青老师,教学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执教老师用了角色扮演、情境体验、启发诱导等综合的联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课堂中,融入了环境,再现了故事情节,准确把握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执教老师还从学生的自身感受入手,让学生准确体会小说语言言简义丰、含而不露的特点;并就小故事影射大主题的巧妙分析,让学生领略了海明威“八分之一”的神奇魅力。这应当就是种子的神奇所在吧,老师在学生的小说实验田中耕耘了一节课,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们知道了如何在要素的把握中读懂小说,领略了点铁成金的语言运用术,也认识了与众不同的海明威。今后,他们自会去结识传奇的海明威,提升语言的魅力、读懂更多的小说的。
愚以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自己及课堂能成功地把学生引入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和玄妙境界,只要自己的教学能种下方法智慧的种子,就一定会以少统多,以一代万,让学生遨游在语文学习的幽深海洋中。当然,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也不能以偏概全,希望这是探讨语文教学的冰山一角,希望方家提供更加奏效、科学实用“八分之七”,则是语文老师的最大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