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

2016-05-30岳小华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建构新课程

岳小华

关于有效教学,仁智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学者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有的学者则认为,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教学是否“有效”,当然是再正确不过的了,但这是最终标准。如果我们从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来看,则有以下观点。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是一种生命状态。这是在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新课程行为的过程中我获得的一种感悟。所以我想,既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又要让学生体会到学校教育的魅力,就必须在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结合几年来自己对于语文课堂文化的研究,我觉得开发生活课程,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文化,将使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满灵性与活力,激情飞扬,课堂会更高效。

一、建造生活课堂,让语言获得新生,让教学更有效

建造生活课堂,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比如《狐狸和乌鸦》《亡羊补牢》等一些寓言故事,可以采用课例导学式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也就是说,只把这些课文内容当作一个教学的例子,让学生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例文的学习习得同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形成由此及彼的学习能力。再比如《再见了,亲人!》《狼牙山五壮士》等一些文化背景比较丰厚的文章,可以采用拓展阅读式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也就是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阅读来进行由点到面的学习,由内容到精神的领悟。

建构生活课堂,就要将语文还原于生活。语文其实是将生活写成文字,那么做为教师就要在教育教学中将文字还原于生活,这样文字才会在丰富的生活内容里,有了语言的生动,有了语句的优美,有了文章的妙趣。比如教学《坐井观天》,在学到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一句话时,在理解了“无边无际”一词之后,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你们除了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如果学生还是无话可说,教师可以用屏幕打出一些生活的情景来引导,这样让学生把生活的感受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学生可能会说,浩瀚的大海是无边无际的;也可能会说,辽阔的草原是无边无际的;还可能会说,昏黄的沙漠是无边无际的……把生活的环境引进课堂来理解语言文字,文本的语言就有了勃勃生机,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多彩。再用课堂中学到的语言文字来认识生活、概括生活内容,学生就会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中,形成新的生活认识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二、构筑文化课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更有效

建构文化传承的课堂。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状态,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21世纪公民)尤为重要。怎样来帮助学生建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呢?怎样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生命状态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打破文字教学、知识教学的局限,从祖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大背景来构筑文化的课堂,让课堂充满文化传承的气息,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乐趣,让学习成为学生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学习了《猴王出世》,就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西游记》,从而联系整部书的阅读来评价孙悟空……

进行文化的专题研究。让学生享有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明的生活历程,这是我们落实新课程新理念所面对的又一重大课题。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我认为应对这一课题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文化的专题研究。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好多名家名篇,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课文,对一系列文章进行研究,也可以对一个名人进行研究。比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歌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开展“走近李白”的活动,颂李白的诗歌,读李白的人生,了解李白所处的历史。也可以脱开教材,进行文化课堂的建构。比如,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毛泽东的壮丽诗篇,解读毛泽东的伟大人生。这样就可以有目标的让学生享有文化的生命成长,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步入社会课堂,让认识获得提高,让提升更有效

步入社会,感悟生活。教育的因素无所不在,是我在生活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又一认识。陶行之老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是的,语言来源于生活。我们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得合情合理,就要让学生步入社会,感受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自己生存的价值,在社会中感受自己生命的意义。比如,让学生劝解商家不要用错别字做广告,做招牌,促进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再比如,让学生调查环境污染的根源,并找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锤炼语言,提升认识。有人说:“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而我说,提炼语言就是提升认识。当学生有了对生活的体验之后,他们往往会将生活过程的原形,平铺直叙的写出来,而没有学会用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视审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他们还缺少对生活的独特发现、独特领悟、独特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次生活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生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就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我认为他们并不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教师首先要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注重弘扬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及时地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力。其次,教师要经常在课堂里组织作文交流,日记交流,生活体验交流等,让学生的认识在交流中提高,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完善。

课堂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主要阵地,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文化,将让我们的学生受到良好的教益,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将使他们身心更好的发展,更加愉悦的成长。为此,我将努力地去建构这样的课堂,营造这样一种课堂文化氛围。有效的语言文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要牢牢抓住,实实掌握,不能忽略和放松。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建构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