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反复结构,让绘本阅读成为写话能力的助推器

2016-05-30王菲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绘本文本

王菲

【摘 要】

在绘本中,由于人物自身的语言和动作在实践中不断重复,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语言也呈现出轻快简明的节奏,读起来更是趣味盎然。更重要的是,这一特点对于学生写话构思和语言表达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有助于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本文提出要依托反复结构,让学生仿写故事;紧扣反复结构,让学生补白故事;延续反复结构,让学生续编故事;拓展反复结构,让学生创作故事,从而将绘本演化成为写话能力提升的助推器。

【关键词】

仿写故事 补白拓展 反复结构 绘本写话

绘本是将故事情节通过图片、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加以呈现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是一种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阅读路径。在绘本中,反复性叙事是一个最大的特点。由于人物自身的语言和动作在实践中不断重复,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语言也呈现出轻快简明的节奏,读起来更是趣味盎然。更重要的是,这一特点对于学生写话构思和语言表达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有助于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

一、依托反复结构,让学生仿写故事

学生尚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内在的言语储备相对较少。这一阶段中,仿写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方法,是促进学生言语图式不断完善的极好策略。绘本的语言非常简练、规范,其内在的反复结构和简洁有趣的语言更是学生借鉴语言的极好媒介,让学生从模仿一句话开始,逐渐走向故事的情节,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创设平台。

如在阅读绘本《逃家小兔》时,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仿写训练:小兔子还会逃到哪里去?兔妈妈会怎样去追呢?于是,教师出示了一组与绘本语言风格相似的文字:如果用你的双臂紧搂着我。小兔会说:“我就要变成( )。”“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 )。”妈妈这样说。

有了绘本内容情节的支撑,有了教师语言的辅衬,学生就有了放飞思维的动力,有了想象的平台,兔妈妈和小兔之间追逐、嬉戏的画面就在他们的思维意识中扎根发芽。如此仿写,教师紧扣绘本中反复出现的语言结构,在提炼文本要素的基础上,实现语言表达的不断完善。

二、紧扣反复结构,让学生补白故事

文本的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营造表达效果,常常会在创作过程中故意隐藏一些情节和内在情感,形成余音绕梁的表达效果,为读者的自由徜徉、深度体悟营造了空间。这就是“留白”。这种策略在绘本中更为常见。绘本中的画面往往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具有鲜明的跳跃性,孩子们留下的空间也非常充足。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图片、悉心揣摩文字,以自己的联想补充画面,收获别样的精彩。

例如在阅读绘本《母鸡罗丝去散步》时,不仅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已经出现的图片,更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开掘图片中没有直接言明的故事,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绘本文字没有涉及到的狐狸遭遇补充出来。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文字演变成为了一首精美的小诗,与绘本中的语言相得益彰,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就绘本而教绘本,而是引领学生穿越文本表面的内容,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延续反复结构,让学生续编故事

绘本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经历和情感的想象性、夸张性表达。绘本阅读就要顺应作者的创作思维,因此没有想象也是读不懂绘本、跟不上绘本阅读的节奏的。绘本中反复性的叙事结构,对于学生内在思维质态是一种有效的影响。学生在深入绘本的阅读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结构特点,更应该让学生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构建全新的编写模式,让学生的续编延续着绘本的特点。

例如在阅读了绘本《我的连衣裙》后,教师则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延伸活动:读了绘本之后,小兔子在跑到远方之后,还会穿上怎样的新衣服呢?随着情节的推进,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纷纷创编着属于自己心中的故事,他们都表现出较为活跃的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将绘本中反复的叙事手法在自己创编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构建。

纵观这个过程,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纯粹而僵硬的技法指导,但由于学生已经深入到故事的结构之中,他们的创作已经融入了对故事结构的渗透与运用,绘本的框架已经融入到学生的内在意识之中,从而在创编过程中得到了较好地运用。

四、拓展反复结构,让学生创作故事

随着学生绘本阅读的不断丰富,他们对绘本的理解也自然地从感性认知层面向理性认知层面转变,尤其是在绘本中运用得极其广泛的反复叙事结构,为学生自主性创编故事提供了学习复制的资源,并为学生的自由发挥给予了方法支撑。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之后,教师紧紧抓住了“如果你给……”这个具有典型价值的句式,教师则相机设置了这样的延展性阅读活动:即利用故事的基本结构,依据连锁反应来创编故事,在故事发展的开端就提出了“要是你给( )一个( )”,将学生的思绪引向文本,引向内在的核心;而在阅读完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之后,教师发现这本绘本通过文字与图片协同作用,表现出两个不同的时空,其中约瑟一家生活在陆地上,而另一个则是生活在低下的小老鼠。在了解了约瑟一家的情况之后,教师则要求根据图片的细致观察,继续编写小老鼠与碎布料之间的故事,为学生的创造性编写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支撑。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开掘绘本中的言语表达规律和内容结构特征,巧妙地探寻写话的价值训练点,最终将绘本阅读与写话教学整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写话能力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绘本文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