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标准”变成思维的紧箍咒
2016-05-30花小梅吴振华
花小梅 吴振华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错综复杂,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却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认为自己的理解或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真理,神圣不可篡改,把学生的理解统统视作是异端,是旁门左道,要求学生不折不扣地按照教师的答案来回答,让“标准”变成了思维的紧箍咒。结果形成了同一种思维,同一种声音,同一种答案。比如下面几种现象:
现象一:老师是这么概括的。某教师上郭沫若的名篇《白鹭》时,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给文中描绘的三幅画各取一个名称。只见学生冥思苦想,给第一幅画取了“白鹭钓鱼”、“水田戏鱼”、“白鹭觅食”等名称;把第二幅画命名为“清晨放哨”、“白鹭的嗜好”、“白鹭瞭望”、“白鹭休息”等;给诗情画意的第三幅画取了以下几个好听的名字:“白鹭低飞”、“白鹭飞行图”、“人鸟和谐相处”。这是一道开放式的练习题,无固定答案。最后教师小结:老师是这么概括的——“白鹭垂钓”、“独立枝头”、“黄昏低飞”,然后板书在黑板上。只见学生都在笔记本上写下来,默记在心里。“老师是这么概括的”这一教学环节禁锢了学生的头脑,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
现象二:请看白板上的答案。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出师表》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有哪些?有学生认为诸葛亮一直是后世臣子的表率和榜样,所以当权者也是极力推广的;有学生认为身为人臣提出了三条好的建议;还有学生认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感天动地。学生的这些回答应该说很有创意。可惜讨论结束时教师来了一句“请看白板上的答案”: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情真意切;言辞质朴无华,恳切感人。顿时教室中再也没有异样的声音。
现象三: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译文。翻译文言文是一项多彩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某教师上《愚公移山》时,请同学们根据文下注解自行翻译课文。这个环节应该值得肯定,培养了学生翻译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鉴于《愚公移山》通俗易懂,同学们基本上能顺利译出来,当然答案不会千篇一律。败笔在于教师最后在屏幕上出示了所谓的标准译文,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译文。结果全班100℅的同学照着教师的“标准”答案。个性化的翻译随之消失。
而造成以上不良现象的原因则在于:
一、习惯于填。不少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真理的化身,把参考书上的参考答案视作是“标准”答案,习惯于把“标准”答案准确无误、一字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唯有这样,才觉得放心、踏实,保险系数高,考试时不会扣分。更有甚者,完全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要求学生上课抄答案,考前背答案,考试遇到原题填答案,不允许自由发挥,且师生形成高度的默契。结果,一大堆的“标准”答案让学生的头脑彻底僵化,陷入思想牢笼。
二、习惯于讲。当组织学生讨论或抛出一个问题提问学生时,有教师怕影响进度,怕学生基础差从而浪费时间,怕无法驾驭课堂,往往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思考刚一开始,就忍不住把所谓的“标准”答案展示出来,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大讲特讲,喋喋不休,用“请君入瓮”法强迫学生接受预设的唯一答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副学术权威的样子。
三、习惯于听。教师长时间的灌、压、填,造成了学生习惯于听,你讲我听,养成了严重的教师依赖症,缺乏质疑能力。学生无自己的主见,任教师宰割,唯命是从,信奉“标准”答案为绝对真理。教师出现错误也将错就错,依葫芦画瓢。最后学生成了流水作业线上的标准件,人云亦云,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标准”答案犹如紧箍咒,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樊篱,磨掉了学生的思想棱角,导致学生按部就班、亦步亦趋。那如何摒弃“标准”答案,解除思维紧箍咒呢?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善等思考成果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会等待,注重创设情境,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当然教师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要点拨、启发,切忌迫不及待地把“标准”答案抛出来,这是对学生的极端不负责任,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利,滋长了学生的懒惰思想。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自行探究中获取答案,哪怕答案不全面、不成熟、不到位,也很宝贵、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因为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总结《曹刿论战》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作为一名现代领导干部,应该向鲁庄公学习什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来理解、揣摩。教师心中只有判断的标准,而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同学们很快想到鲁庄公能知人善任,用好曹刿这位军事奇才,确保长勺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能用人、用好人,这是考验一位现代领导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鲁庄公取信于民,秉公执法,为民伸张正义,体现公平、公正的执政理念,这是一位现代领导的重要职责。我并不满足于这两个预料之中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期待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学生渐渐意识到鲁庄公身上还有很多值得现代领导干部借鉴的地方。如鲁庄公是明君,民主意识强,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且说干就干,不拖拉;鲁庄公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而是平易近人,态度和蔼。“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可见鲁庄公实事求是,讲究诚信,不说假话;鲁庄公没有贪心,不贪婪,“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便是佐证。其中有的答案是我备课时根本没想到的。事实证明: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不要总是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手,千万不可以预设“标准”答案来扑灭学生的思想火花。
二、传授思维策略
如何让学生冲出“标准”答案的桎梏,摆脱“标准”答案的左右呢?关键给学生传授思维策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放飞思想,激发活力,做到会思、善思。“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很多学生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要告诉学生:语文答案往往是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阅读已成为当前语文学习的发展趋势,千万不可被教师的、各类教辅用书上的“标准”答案所框死,要拦腰截断那些经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打开思路,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善于从思维的箱子里走出来,造就自己的规则,以左右逢源,看到画面之外的东西。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包括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均把陆蠡《囚绿记》的主题概括为:文章借物抒情,借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赞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作者忠于祖国的情怀,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这是结合时代背景的通常理解,但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我鼓励学生不能被这一“标準”所主宰,在尊重作品的基础上注重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经典的魅力在于常读常新,对这类作品的理解要与时俱进,作为一位当代读者如何赋予《囚绿记》主题新的内涵呢?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通过对囚绿→释绿过程的叙述,文章告知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虐待生命,践踏生命,要敬重生命,尊重生命。“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学生从以上文字领悟出文章的主旨可理解为:强烈的占有欲、过分的热爱意味着对对方的侵害、损害、伤害。肥多烧苗。思维策略的相机传授,让学生站在山外看“庐山”,打开了新思路,产生了新见解。
三、鼓励质疑“标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标准”答案不会十全十美,绝对正确。假如迷信或盲从,势必会使语文课成为一潭死水,陷入教条主义的死胡同,唯有深入研究,仔细推敲,抱着怀疑精神来审视,才能使语文课保持“源头活水”。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不”,挣脱枷锁,不做“标准”答案的奴隶,善于从“标准”中产生一个一个的问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挑剔、批判、质疑是一种更深刻、更具个性和更富创造性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批判,挑战“标准”答案。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书本,善于发现“标准”答案中的错误并改正,做到批判地吸收。《伤仲永》中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人,不使学。”我认为造成仲永悲剧的责任人显然是仲永父亲。因为他见钱眼开,把仲永当作摇钱树、聚宝盆,最后造成了仲永悲剧。我发现有同学嘀咕了几下,似乎不敢苟同我的观点。我当即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抛弃思想顾虑,因为我的理解可能有所偏颇,能够有充分理由否定老师观点的同学是一位好同学。在我的鼓励下,有同学大胆认为仲永悲剧的责任人是他自己。仲永父亲只是一个农民,贪图小利是正常的。仲永能够写出“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的诗来,说明他有才华,也有思想,就不该听父亲的,仲永应该想办法说服父亲让他继续学习。要是我是仲永的话,我会像现在的郭敬明、韩寒一样,一方面不错过眼前挣钱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更注意自己的学习,做到挣钱、学习两不误。还有学生认为仲永悲剧的责任人是邑人,不是他们,仲永就会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仲永父亲也不会那样。环境造就人嘛!我当即对他们敢于说“不”的勇气、睿智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阅读批判能力,摒弃“标准”答案。但愿学生身上能折射出自主自立自强的思想光芒,使“标准”答案不再成为他们的思维紧箍咒。
花小梅,吴振华,教师,现居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