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减少低段学生计算错误

2016-05-30李娜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我会审题书写

李娜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108-01

信息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课堂教学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对于我所从事的低段数学教学来说,我喜欢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活跃,精彩氛围,孩子们则喜欢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琳琅满目的视觉享受,和充满神秘的探索之旅。

一﹑教学问题与困惑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任务,在执教的这几年中,我发现孩子们计算出错的问题很普遍。明明课堂上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在作业中体现出来却是错的,这不仅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学情判断,还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影响考试的成绩。新课标中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做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就肩负更高的使命。但是,学生计算出错的问题却深深困惑着教师和学生,我们不能再单一的把责任推给学生,认为是学生的马虎、粗心所致,或是家长辅导不严格,我想我们要辩证统一的来看待这个问题。

二﹑提高学生计算效率的方法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

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乐学不倦。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大限度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而且使孩子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计算出错是最为明显的,有了信息技术,我会把平时出错较多的题型做成多媒体课件,加上语音和动画,像看动画片似的,孩子们很愿意接受这种方式,很快就记住了知识。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计算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高百分比的正确率,还需认真审题。我会利用信息技术把题目投影到黑板上,带领孩子们一起读题,遇到易出错的地方,我会提醒孩子们认真、细致的读,多读两遍,渐渐的孩子们都会养成了认真审题的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信息技术,老师要培养学生写字规范,字迹干净清楚,作业整洁的习惯就只能靠说,再个别纠正这些老式的办法,而信息技术出现以后,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例如,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完成课堂作业,通过投影把作业呈现在黑板上,规定作业的格式和要求,并亲自示范给学生具体怎么操作,学生抬头就能看到黑板上正确的书写格式,这种简单、明了的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很有帮助。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耐心、细心检验是计算的“强化剂”,我们要从低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有助于今后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会挑选班上检查习惯好的同学,运用信息技术把他自己的好习惯和班级其他同学分享,做到资源共享。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巧妙设计好课堂练习题

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里面包罗万象,网络题库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我会在网络上找一些典型的、针对性比较强的题型,做为平时的课堂练习补充题。与此同时,在平时的计算中可以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做成多媒体课件,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不会觉得枯燥,而且巩固了知识。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计算进行评价反馈

针对每个学生的综合情况,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一个“班级学生光荣表”,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反馈,比如对于课堂作业,我的鼓励政策就是,只要作业连续满十个优,就在光荣表里贴一颗星并奖励作业本一个,当然想要作业连续满十个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仅要作业书写工整,而且要求不出错,随着奖励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得到了奖励,说明孩子们都进步了。而对于孩子们计算出错较多的现象,我也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学生计算出错率更进评价表”,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位学生每天数学课堂作业的情况,比如题目数,出错数,全对次数,一周总评,每一周评选出班级前十名进行表扬,退步的同学进行谈心教育,帮其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这个表格能清晰的折射出孩子这一周的作业情况,以便老师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校沟通时,也为家长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提供了有效的资料。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我会审题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三招”学会审题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我会玩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