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6-05-30文宁陈鑫铭
文宁 陈鑫铭
摘要:女性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不仅是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要,也是女子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女子自身能力提升的根本要求。面临来自女大学生的传统制约、高校教师的自身限制以及女子高校的现实困境等现实障碍,女子高校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开放、集成、高校的内外部协同培养体系,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为女子本科院校对于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协同培养
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迫切需要大批的创新型女性人才,女子高校作为培养女性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在适应人才培养时代需求的基础上,克服人才培养的现实障碍,选择一条适合创新型女性人才培育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
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下,女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女性参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发展、高校创新以及女性自我提升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一)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是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要
创新型人才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全面升级,女性开始更深入、更全面的参与到国家管理和经济活动中,女性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
根据2015年9月公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的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女性就业人数为34640万,占就业总数的45%,其中各类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所占比例较10年前提高了13个百分点;2013年女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61万人,占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44.1%,比200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中国女企业家群体不断壮大,女企业家约占企业家总数的四分之一;在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中,女职工董事、监事占职工董事和监事的比例分别为40.1%和41.5%。政府对女性的经济赋权给女性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对女性在开创和发展事业中所需要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女性经济地位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政治权利的满足,我国女性参政比例逐年提高。根据《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的数据表明,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女代表比例为23.4%,比20年前提高了2.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妇女代表占少数民族代表的41.3%;2013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女委员比例为17.8%,比20年前提高了4.1个百分点。女性在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加强女性的创新力培养是提升女性政治才能的重要途径。
(二)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是女子高校的重要目标
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使得更多的女性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2015年9月公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的数据表明,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分别为52.1%和51.6%,博士研究生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增至36.9%。女子高校作为高层次女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着力于将“高等教育”和“女性培养”有机的融合,其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女性人才,为我国自主创新提供女性人才支撑和有力保障。
(三)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是女性自身提升的基本要求
人类不但依靠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而且通过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现代女性已经逐渐脱离过去完全靠体力的时代,开始通过知识、智慧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展示自己的能力。女大学生渴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以适应创新社会的需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使女性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信,更高的自我期望,更能够发现和发展自身所蕴藏的潜能,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的现实障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女性人才总量不断增多,女性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但是各种问题、各种因素所带来的现实困境制约着我国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具体表现为:
(一)女大学生的传统制约
无论从传统教育,还是从生理特点,女大学生与男学生存在客观差异,这一差异使女大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强、表达能力强以及交际能力强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也让女性呈现批判思维弱、冒险能力弱以及意志力弱等劣势,严重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受传统意识的影响,造成女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女大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缺乏自主独立的人格意识,自卑、胆怯、守旧、退缩的性格被复制、放大和强化,而奋发向上和攀登高峰的信心和斗志被压抑,这一刻板的传统角色定位让女大学生不自觉的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自主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动力不足。
其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造成女大学生创新基础薄弱。我国的普通高校,包括女子本科院校都严格执行教育部的专业目录,普遍采用学科细化、界限分明的专业设置,学生仅仅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毕业后只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一传统教育方式隔绝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女大学生缺乏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成为了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
再次受传统偏见的影响,造成女大学生创新动力不足。许多研究表明,职场女性的创造性思维相比男性更难以得到认可,致使女性经常与公司高层职位失之交臂,或者是难以出现在创意产业的精英圈子里。习惯于将创造力和男性特质联系起来的社会偏见让女大学生感到困惑,逐渐使她们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安于现状和缺乏自我达标计划。
(二)高校教师的自身限制
第一是高校教师创新素质较差。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然而虽然在他们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具有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但同样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高校教师知识面较窄,实践能力弱,没有在行业和企业实践和实战经验,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较差的创新素养难以激发女大学生的创新活力,制约了女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二是高校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大多继承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一落后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沉闷、互动少,不能激发起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教出来的学生自然缺乏创新性。长此以往,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淡化了,自然也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第三是高校教师创新动力不足。目前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是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以及获得的各种政府奖励成果,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使高校教师无法潜心进行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缺乏培养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动力。
(三)女子院校的现存困境
一方面女子院校办学历史短,创新基础薄弱。目前我国女子高校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仅有3所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女子普通高校,3所大专层次的女子高等职业学院,以及10余所普通高校内设的二级女子学院。除了中华女子学院是在2010年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湖南女子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都是在2010年才升格为本科院校,所以其办学条件普遍较薄弱、本科办学历史短,发展阻力大,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摸索之中,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女子院校专业设置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基于女性教育的特殊性,女子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主要集中在会计、英语、教育学、文秘等人文社科类,较少设置理工学科专业,这限制了女性进入高科技等创新领域的机会,也使得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
再一方面女子院校产学研结合不足,创新资源缺乏。女子高校是按照传统普通本科的模式建设和发展,学科专业结构和地方行业、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融合度不高;同时女子高校办学层次低,科研能力不强,对社会提供服务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吸引企业和政府的合作能力十分薄弱,创新资源极度缺乏。
三、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凭女子院校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的。在分析女子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培养特点,引入高校内部各部门、各院系、各相关者和高校外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着力创新女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女性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深化女子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女性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可行的路径。
(一)建立高校内部跨学科联合教育平台
作为专门为女性提供高等教育的女子本科院校,是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发挥着中坚作用,应该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将创新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培养发挥其主导作用。跨学科联合教育平台是女子本科院校通过整合内部学科和专业的优势资源,组织不同系部、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整合专业课程,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教育平台。
这一平台以整体组合的课程代替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首先结合市场对创新型女性人才的需求,遵循女大学生的性别特征和成才规律,开设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校性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为女大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其次依据女性对自我成才的需求,鼓励女性自主创新创业,开设女性学、家政学、普通话与口才、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女性心理学、女性职业生涯规划等特色课程,增强女性人才的性别意识,为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提供的支撑和保障。
(二)建立高校外部产学研协同实践平台
产学研协同实践平台是指女子本科院校和政府、企业基于共同的利益目标,以创新型女性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合同共享双方资源、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整体协同。
政府作为宏观指导机构,应该加大对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的投入,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女性人才的需求,对高校的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提高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作为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者,应该逐步参与到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培养过程的设计中,结合自身发展对女性人才的具体需求以及对女性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等提出明确的需求,对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的设计提供指导,对部分环节的实施如实习实训等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这一平台将高校学科链和企业生产链有机结合起来,将女性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落到实处。首先高校将企业引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围绕专业、技术、市场、资本、管理等核心要素,整合高校教授、企业经理和行业人员一同构建完整的创新女性人才培养计划;其次共同设置校内外实训项目,构建基于真实情景的创新演练模式,打造学生创新培养的演练场;同时高校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中,企业提供实践条件、实践内容、管理模式和指导老师,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和行内优势,共建实践基地。学生深入到企业生产的一线,参与社会实践,为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高校内部多学科协同培养以及高校外部产学研协同培养为内容构建创新型女性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为我国女子高校培养创新型女性人才指明了发展路径,以此提升我国女性创新能力和女子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贺江平.论女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04).
[2]赵艳红.和谐社会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经贸导刊,2009(09).
[3]秦飞.高校转型过程中女子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12).
[4]张欣.女子高校战略发展的SWOT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
[5]洪林,郭雷振.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01).
(作者单位:文宁,湖南女子学院;陈鑫铭,湖南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