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新才有进步

2016-05-30李红兰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学生语文

李红兰

【摘 要】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启蒙阶段,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 、生理、情感和行为等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及中国的教育前景,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给出几点实际的、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创新教育是激发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富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这门课程中,运用良好的教育技巧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最好不过的了,以下就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足够的想象空间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特别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来看,调动小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比教师灌输式的教育,得到的效率要高很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方便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心态,营造出足够的想象空间,才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最大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倘若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必要的夸赞与奖励也可成为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手段,并且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使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才能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期望,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中国的教育条件十分良好,利用多媒体、网络的教育方式已经开始逐渐的取代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教师一言堂教学,这或许是现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一个有效措施。

这里以五年级的《寻隐者不遇》为例,以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能就是教师对古诗进行翻译,然后是学生进行理解背诵,这样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早就不适合这个多资源、多信息的社会,教师不妨可以先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伊始为同学播放与古诗相关的短片,让同学自己来概括短片所讲的故事,利用自己的想象为故事添加结局或情节,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然后再带入古诗进行描述与讲解,这样的方式就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就充当了一个“导演”的角色,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极大培养。

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是从问题的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等一系列过程开始的,针对于小学生的特殊地位,在分析、研究、和解决方面的能力都有欠火候,所以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提出质疑,将发现问题这一环节充分的融入进课堂当中,从小培养起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习惯,进而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问题,营造自由发挥及自我探索的空间,如此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自我创新意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探求真理的精神,同时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感染其他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当然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需即时鼓励,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及好问的优良习惯,在提问和回答的环节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性的思想与意识,并捕捉有价值、有创新的疑问,使学生思想和意识进一步开阔,做到对问题更为全面地理解,实现对问题深层次地解析,如此则可以促使所有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形成,真正做到使学生思想产生内在的、激烈地碰撞和交换,进而产生出创新性的想法、认知。

三、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模式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式,通过文字的阅读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利用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积攒越多的阅读经验,对于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但是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阅读方式,一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是想象力奇大的小学生呢?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统一学生阅读的思路、方法和思想感情等,要鼓励其寻找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然在小学生的阅读启蒙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个主导的地位,教师除了要强调个性化阅读,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读中思考、感悟,拥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每一篇课文都是独特的,要表达的感情和营造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使学生用心去感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勇于创新,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对于一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然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说明理由。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里还是以《寻隐者不遇》为例,这仅是一个简单的五言古诗,但是其采用的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我们就可让学生进行一段情景再现,每个人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是童子、师傅、诗人、苍松,任何符合古诗情景的事物都可以,但是每个人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创新,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更是通过选择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偏好,促进个性化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显著成效的,它是一个需要语文教师持续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深入研究的过程。教师要做有心人,注重创设民主、愉悦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下),2011(02)

【2】靳计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5(0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小学生语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