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作文,轻松指导

2016-05-30姚萍华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句学期习作

姚萍华

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友人入蜀时曾惊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文教学就犹如语文教学中的蜀道,许多学生闻之畏惧,教师教之胆怯,家长见之无奈……古代一篇文章定状元,如今,语文江山半习作。可见这作文的重要性。然而,作文对小学中年段学生来说,难度更大,许多教师在指导时非常头疼。如何教好小学中年级的起步作文,使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充满活力呢?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明确要求,有章可循

第二学段的作文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来源于第一学段的说话、写话训练,为下阶段更高要求的写作奠定基础。在把握第二学段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细化各个学期的写作要求,使之更具操作性。各学期具体目标如下:

三年级上学期:养成观察身边一切事物的习惯,在阅读中体验语言文字之美,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将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注意语句的通顺:认识冒号、引号,能初步了解冒号、引号的作用;能纠正习作中的错别字。

三年级下学期:学会选择观察点,收集生活素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特别是新鲜的词句。能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能找到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并尝试修改。

四年级上学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细致观察,并整理生活素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尝试给身边的人写信,能较熟练的使用冒号、引号,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四年级下学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个性化地使用生活素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能让读者产生新鲜感的语句,能用剪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能自己修改习作。

明确目标以后,在备课时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在上课时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无痕中得到提升。

二、乐于动笔,易于表达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经常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或班队活动。我们还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入丰富多彩的社会,进行春游、秋游等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生活视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从中收集写作素材,丰富材料,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如苏教版四下的“习作一”《春游的建议》,在教学前,让学生回忆从记事起的这几年时间里,游览过的印象深刻的地方。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各自选取景点、景物,唤醒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样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不会千篇一律了。

三、降低要求,提高信心

超出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就是要求高。而要求高往往是学生对习作产生厌烦心理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心里发展水平布置作文,每次提出一两个要求,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从而提高习作的信心,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作文训练:“习作1”要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习作2”要求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习作3”要求有顺序地描写秋景,把想象内容写清楚……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7”《为动物编写童话故事》时,学生兴趣很高,都很愿意写,但写的内容有些不合情理,但只要是写发生在动物之间的故事,语句通顺,有动物之间的对话,就能得优秀,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每篇习作只要达到要求,就能取得好成绩,而其他的问题,则淡化处理,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信心得到了增强,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反复训练,习得技能

熟能生巧,反复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每个单元的习作,我都要举一反三,进行相关写作。如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的自画像》时我引导学生看例画,读例文,图文对照,找出写人与作画的共同之处——抓住人物特点,但写人时可以展开想象,把生活中了解的事例写进去。明确要求后,我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想象从哪些方面写,可以突出人物特点,如说话的声音,生活的习惯等。接着我又要求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用学到的方法写《我的朋友》《我的爸爸》等文章。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掌握了写作技巧,以后凡是写人的文章都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五、勤读勤写,习得语感

我校根据相城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每学期都会给学生推荐6-8本书,其中有一半书目是要求学生精读的,其他书目则根据孩子喜好自主选读。为此,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每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让孩子不但读了,而且能读进去,能读懂。班里也建立了图书角,在每周四的晨会课上还会让读书多的孩子定期给班内学生推荐好书,渲染读书的氛围,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更高了。

但只看不写,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难提高。日记是一种很有效的练笔方式。刚开始写时,有很多孩子脸上都面露难色,觉得无从下手。于是我只要求把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如果能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就更好,最初的一个月,大部分的孩子写的都是流水账,有的学生甚至把发生在一天的事情都写了下来。我并没有批评这些学生,而是通过读同学的日记来唤醒他们对如何写的领悟。慢慢地学生觉得写日记不难了,我又激励学生每天都写,篇幅长短不限,根据实际情况可长可短。坚持一年后,班里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平行班要高出一大截。

对于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我们提倡的“有效作文,轻松指导”,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反思,引导学生在习作的道路上前进,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这样的作文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猜你喜欢

语句学期习作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重点:语句衔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习作展示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