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2016-05-30姚贵光
姚贵光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有较大的局限性,缺乏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当代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需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支持。
关键词:双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48-02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指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中国经济近年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动力,也来自改革创新,通过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创业空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统简称“双创”)的新局面”。作为孕育国家栋梁的高校,理应积极响应总理的号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位,为国家培育更多新时代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双创”背景下,大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发展的储备,关系到民族创新等重要问题。因此,全面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自主创业中,有助于大力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为我国储备创新创业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欠缺
据调查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还相对薄弱,没有科学的创业指导,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应试教育下,大学生缺乏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创业教育尚未完全纳入高校学生培养目标,创业教育仍没形成广泛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高校没有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指导学生创业,唤醒学生创业。另一方面高校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合格有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学生难以获取完整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锻炼。
2.创业热情不高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安逸,压力较小。长期以来,受家庭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味追求考取名校,毕业后追求好工作。在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创业资金缺乏
当今大学生创业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创业资金缺乏,限制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空间。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经济上依赖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创业需要资金,并且某些领域的创业需要的资金相对较多。因此,创业资金缺乏成为了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问题。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大学生思潮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能力及思维方面树立正确的理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更新教学观念,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思政课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在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上,着重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对大学生灌输自主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创业道德等教育。
2.树典型榜样,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注重典型榜样的引导作用,发现、总结、推广、宣传先进的创业典型,包括优秀校友的创业史以及在校学生自主创业模范等,发挥他们示范引导的功能,从思想、行为和精神上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使大学生从内在思想上自觉接受自主创业价值观。
3.加强宣传激励,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
充分利用校园舆论宣传的各种载体,在校园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宣传,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等宣传方式,多方面向大学生传播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讯息,为大学生宣传自主创业的政策及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价值观。
(二)加强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创业型人才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定相关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为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而努力。“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由本土知名企业家、高校学者、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组成,承担授课、讲座、企业参观、座谈等任务。制定完善的导师帮扶制度,为同学们提供全程的导师辅导。导师团队于每季度末上报《导师辅导记录表》,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巡诊,指导学生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每半年填报一份《导师巡诊记录表》。通过构建具有专业水平的导师团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推行“保驾护航”,加大对学生创业的帮扶力度。
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规划,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要求,科学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从高校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特点出发,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特色上,与原有学科相结合开展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年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遵循基础教育——专业选修——创业实践层层深入的设计路线,有普及性课程和核心性课程之分。因此,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可包括以下三方面:一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平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二是开设创新创业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贯彻到其他课程教学中。
3.建设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基地
高校要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按照筹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标准,添置必需的设备及人员,构建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基地。通过建立此服务基地,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创业服务,包括创业咨询、创业项目孵化、创业资金筹备、创业团队建设等内容。
(三)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行,不仅仅停留在课堂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各高校需从各项创业技能大赛出发,以赛促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此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项创业项目尝试,帮助学生孵化项目,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实到位。
1.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创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进行指导培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学生参加各项创业技能大赛进行全面统筹,要求各班级至少参加一项技能大赛,级别可以为院级、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不等。班级负责老师对参赛队伍进行全程跟踪,包括赛前组织、培训指导等。
2.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并对创业项目进行商业路演,从中孵化一批成熟的创业项目。对孵化项目提供全程的辅导,包括项目的前期准备、投入市场、后期跟踪指导等,使大学生创业项目真正落地,创造市场效益。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春燕.高校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考和对策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02).
[2]王艳芳.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
[3]于晓丹.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成功就业[J].新校园(上旬).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