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2016-05-30金晖澜

亚太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德育

金晖澜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厚的道德教育资源,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道德精神进行创造转换和合理吸收,对于改进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认真分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教育方法,期望能使中国传统道德精神融入到现代道德教育工作中去,促进全社会道德教育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道德;教育;传统文化;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93-01

一、当今社会道德现状和传统德育资源

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要求的反映,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营造高尚社会风尚的重要功能。无论在远古还是在现代,道德都是人们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柳海民教授曾说:“这是一个忧乐并存的时代。社会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处于最好的时期。我国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在道德领域也发生了许多令人心忧、心寒的事情,致使许多人倾向于抱怨“道德滑坡“”道德失控”。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素有讲道德的传统,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道德危机在人们心中勾起的震荡不小。”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步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整个社会正处在全面的、深刻的转型之中,培育起必要的个人道德和伦理秩序,这一任务变得沉重和紧迫,我们有必要从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中寻求发展。

中华文明作为唯一继承延绵至今的古老文明,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经书典籍,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发掘的资源宝库。中国传统的道德内涵可以概括为这四个方面: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以上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总原则。文明的延续除了传承文化的工具(如语言、书籍)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道德教育,文化要靠教育才能传承下去。所以《礼记·学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二、如何实现德育资源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要实现传统道德教育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认识到传统道德在当今仍具有的积极意义,剔除落后陈腐的消极部分,彰显时代精神。创造性转换就要求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去粗取精,联系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如“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要求我们已经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讲爱心和博大胸怀的“仁”、讲正当和道义的“义”、讲和谐与秩序的“礼”、讲智慧和明智的“智”、讲诚实不欺的“信”,皆超出了家庭和职业但又贯穿、渗透于家庭、职业生活之中,它们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成家立业、治国理政的根基,广泛地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广大包容性和最大普适性的社会道德。传统思想与当今实情的结合有利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换。

沈从文先生在谈到道德时指出,道德“虽本质不变,形式则常常变动”,“道德即由人与人的关系产生,因此多数的道德缺少固定性,常常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立一个标准,它的价值也就在那并不绝对固定性上面”。有些道德是当时需要的,时过境迁之后又变得不再被需要既然道德具有时代性,那么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在当今社会也需要创新性发展。

创新性发展核心体现在内容的创新。如果给当代道德和德育的时代性定位的话,这个时代应该是“走向现代社会”。所以道德教育并不是闭门造车,联系当下社会生活的实际所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对传统道德的归纳总结和发展。在内容与时俱进方面,可以重新刊定典籍。例如,《龙文鞭影》《八德须知》等启蒙德育典籍重新编辑出版,以便于在社会推广。比如说,《德育课本》原名《八德须知》,由则将湖州的蔡振绅先生编辑而成,书中选取了民国之前各种历史文献、文化典籍中相关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故事768则,涵盖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品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方面内容。可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语言的变化,《八德须知》并未广泛流通,可是21世纪以来,此书经过重新排版整理和翻译注释,集成一套《德育课本》,是童蒙养正教育的范本,正好弥补今日道德教育缺失之憾,不失为传统和当代的衔接典例。

鲁洁仔谈到教育的功用时,强调教育的超越性”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改造,教育具有明显的生活构建的意义,教育的功能就是为人们参与生活更新和改造提供可能。”因此,实现传统德育资源的创新性发展更要从教育的方法途径上改造。道德教育途径多样,首先,利用好媒体资源就是一大创造。从最初的《道德观察》、《道德与法》等电视专栏节目的播出,在公众道德教育环节起到了推进作用,随之而来各主流媒体弘扬道德风尚,普及积极的价值观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体现了社会教育的职能。

除了内容的创新、教育途径的创新、还有形式的创新。2015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亿万家风,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崇德明礼,向善向上的。宣传良好家风,在全社会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衔接。这一形式,通过言谈身教,耳濡目染,如春风化雨,营造出明礼明德的氛围。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概括,更是一种道德实践,使道德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当代社会发挥巨大作用。

三、结语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观念的,而且也是实践的,道德教育有道有术。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认知在道德养成时的作用,因此,发掘、利用传统道德教育资源,要以阐释替代灌输,并精华内容,适应时代需要,完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时代注入道德内涵,为道德找到时代角色。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