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紫砂经典茗壶的传承与发展
2016-05-30朱志伟
朱志伟
摘 要 紫砂艺术在五百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中,涌现了如“石瓢壶”等一大批传统经典茗壶,其壶艺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今天的紫砂艺人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推动了紫砂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瓢韵壶”的创作理念、形制、审美、意境、韵味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传承;发展;瓢韵壶;审美取向
紫砂壶是宜兴陶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品种,历经五百多年来的技艺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光货、花货、筋瓤货以及现代陶艺等四个大类,在造型与装饰上各擅胜场、自领风骚,积淀出厚重的紫砂文化,并涌现出一批出于名家的传世经典之作。现就借鉴历史名作“石瓢壶”形制创作的“瓢韵壶”(见图1)作一简要论述。
1 经典传器的历史光辉
紫砂经典传器是指发展脉络清晰、传承有序、壶人茶人文人共同推崇,又历久弥新的一批代表作,经常能在各类紫砂古籍中找到相关的记载,又来自紫砂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技艺和审美的传承。
2012年12月,宜兴市广播电视台、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启动了“评选紫砂十大历史经典器型”活动。经当今多位国大师为主的专家组推荐及预评,最终社会各界评选出“紫砂十大历史经典器型”,其中光货“石瓢壶”为其中之一。
资料显示,“石瓢壶”最早的设计者为清代嘉庆年间西泠八家之一、著名书画篆刻家陈鸿寿(号曼生), “曼生十八式”设计画稿中就有此壶样式,由宜兴紫砂名工杨彭年制作,史称“曼生石瓢”;与陈曼生同时代的上海名士、篆刻家瞿应绍(字子冶)设计的“子冶石瓢”也经杨彭年制作,同样为时人所重,他们的努力奠定了“石瓢壶”在壶艺界的地位。之后的百余年间,青史留名的制壶高手通常都制作过这一款式。当代顾景舟大师的“景舟石瓢”、徐汉棠大师的“汉棠石瓢”,都无不是在原有造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追求卓越,形成了个性化的风格特征,并展现出不凡的艺术魅力。
我在领悟、揣摩前辈大师制壶技艺的基础上,从“石瓢壶”基本形制入手,设计创作了“瓢韵壶”,感受“静观石瓢皆自得”的壶艺意韵。
2 创新意识的物化感悟
紫砂壶艺形式历来是在创新中发展,而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不同追求,为紫砂收藏界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新品。它体现了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即创新作品须为大众提供精神的愉悦和物质的享受。
古人有“瓢饮”之说,即指用葫芦剖成瓢作为饮具。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瓢饮唯三径,岩栖在百层。”文人雅士借瓢之形,设计“石瓢壶”,流传至今已近两百年,基本早已定型,它壶体与盖钮组成圆锥体,侧看壶把也呈三角形,壶底面宽大,上翘直嘴,整体形制简洁流畅,尤其是“人”字形直线的运用,造成一个在主视角度以内的梯形表面,体现了简朴大方的工艺特征。
“瓢韵壶”设计理念重在气韵,在不改变 “石瓢壶”基本形制的基础上,对光货作品的外观作了较大的增色。首先,主体宽面壶身上设计了等分的十个块面、线条凹凸有致的垂直玉兰花瓣,丰润挺括、玉洁冰清,以壶艺语言描绘春意盎然、万物生辉的田园美景。垂直阳角线与阴角线产生交替互补的视觉美感,隐约连接了若明若暗的花瓣,由此延伸至壶口面呈菱形圈口,平面压盖的外沿为菱形,与壶身凹凸线匹配,盖顶为扁方状桥形钮,六方直嘴,乳钉状三鼎足托起壶身,整体端庄稳重。由于壶身采用凹凸线构成花瓣图案,不仅主题意境鲜明,而且体现了光货与筋纹工艺相结合的特点,显现了淡泊宁静、韵味浓郁的清灵雅趣。由此体会到,创新意识可使缥缈的创意落地,在真实生活中再现抽象的艺术,壶艺语言不知不觉间早已成为独具广泛实践意义的人生行为和生存艺术。
3 “瓢韵壶”的审美
顾景舟大师就紫砂茗壶的审美曾提出了“形、神、气”的观点,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作出的精辟论述,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紫砂艺人在创作中必须深刻理会与把握的精要。其中,造型确定后,神是通过形表达的,就是散发出的韵味,气是作品表现出来美的本质。三者彼此交融。
“瓢韵壶”以韵立壶,以韵显艺,将视觉美感作了意境的诠释。晚唐司空图的“韵味说”强调在创作中要使艺术形象“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包孕着无尽的神味,然后才能使作品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首先要使艺术形象做到“全美”,然后才能使作品具有“醇美”。“瓢韵壶”的设计创作,正是遵循了壶艺的审美原则,在技与艺的融通上作了探索和实践,从而彰显了作品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