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
2016-05-30谭玲玲
摘 要:“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培养真正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主要路径。目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缺乏一致性协同目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度低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包含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育人文化氛围塑造、课程体系构建、培养过程实施、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培育、人才评价标准制定等内容的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校企协同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基金项目:2015年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谭玲玲(1968-),女,山东烟台人,汉族,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1]。“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改变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尴尬局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提高创新实践、适应社会、交流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2],与此同时,可以为高校教师创造更多的深入企业接受实践锻炼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促进了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大大提高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因此,“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了真正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双赢。目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路径[3],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及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或企业
合作,培养了一批深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现行人才培养体系远远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不够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离社会需要还相差甚远。究其深层原因,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缺乏一致性的协同目标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层只是追求企业的短期目标和眼前利益,没有人才危机意识,更加意识不到创新型人才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再加上对企业运营成本的考虑,对人才培养问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和企业追求的目标也大相径庭,学校注重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术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平台,而企业更关注的是对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以及如何为企业产生更多的效益,校企双方协同目标的差异性,制约了协同人才培养取得最大的“双赢”成效。
(2)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度低
在人才培養体系构建及实施过程中,“校企协同”成分不足,融合度不高,一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及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缺乏与基本职业能力要求准确匹配的课程内容,更无法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二是没有建立起“校企协同”课堂,校内课堂上缺少职业文化情境,将课堂搬到企业的机会又很少,只能采用学习职业精神、企业故事为主的校企文化结合形态,无法为学生构建一个综合的企业生态系统环境;三是缺乏教师联合培养机制,无法形成一支符合协同培养要求的“双师”队伍,学校的教师少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经历,不能有效指导学生技能学习;四是学校实训基地投入有限,需要与企业合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训场地往往也很有限;五是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3 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
3.1“校企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衡量人才质量的核心标准为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因此,高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应将未来发展对员工的需要反映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通过与协作企业的深度沟通与交流,明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进行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定位,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包括体现岗位专业技能的显性能力,还要包括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自主学习、科学思维、沟通表达、知识归纳、团队协作等一系列隐性能力。
3.2 “校企协同”塑造育人文化氛围
职业情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生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习和企业应该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职业文化情境,构建校企文化互相融合的职业文化氛围。通过设置“双导师制”,由学校课业导师和企业技能导师共同负责每一位学生的培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引入企业场景元素,对照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班级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企业,与技能导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企业文化和氛围,与企业员工一起进行文化竞赛、项目竞赛等,共享职业荣誉;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在生产管理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技能,通过一系列体验式、参与式活动提升学生的企业归属感。
3.3 “校企协同”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来完成。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增设专业课程,开设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综合设计类实验或实训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要新颖,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要及时把教研教改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量身开发企业课程,精准对应企业需求,比如开发一些职业素养类、岗位实操类课程、企业特需证书类课程等,整个课程体系应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为一体,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校企协同” 实施培养过程
致力于教学创新,建立“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过程,教学内容在学校和企业同步开展,交叉进行,可以建立校内实训课堂,由企业导师在学校实训室开设基础内容实训、具体项目实训、企业综合实训等;建立企业岗位课堂,学生可以到企业各部门各生产线进行见习,或者顶岗实习;随着 “智慧校园”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还可以探索建立基于移动终端教与学的新模式——“双师协导空中课堂”,学校和企业导师可以通过连线直播的方式,将课程内容直接传递到企业工作现场,企业导师现场讲说现场示范,实现远程实景教学。通过创立不同的课堂模式,實现“校内基础实训——企业见习——校内项目实训——企业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流程,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样企业导师既可以走进学校课堂传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又可以通过空中课堂实现“现场指导”,学生有多次走进企业参与实践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3.5“校企协同”共建实训基地(实验室)
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然而,设备的购置、更新及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由高校自己来承担,往往会力不从心,因此,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体现“校企协同”,可以由企业进行设备投入,高校提供实验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在合作的过程中,要真正实现“双赢”,还需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比如,企业和高校可以达成以实训设备换取技术服务和培训的资源共享模式,因为先进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员工素质和技能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对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有效利用率都至关重要,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合理解决企业的设备处置、员工岗前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在实现高校企业优势互补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节约。
3.6 “校企协同”培育师资队伍
“校企协同”可以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校教师有条件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在不同的岗位上轮流顶岗锻炼,学习掌握工作岗位上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项目,贡献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可以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请进大学课堂,聘请他们为学生开讲座、讲授专业课程。当然,这需要高校建立健全诸如专业教师企业锻炼、校外兼职教师聘任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努力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
3.7“校企协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具有科学依据的、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知识、能力、素质三种指标。知识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否扎实,是否清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是否能够全面掌握;能力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素质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的精神,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等。
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以使校企合作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上展开,使企业最真实、最直接的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对接,使高校和企业在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同步提升,大大缩短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实现高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 王益玲.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9) : 18 ~ 20
[2] 孙秋柏.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的构建与深化[J]. 现代教育管理,2014,1: 34 ~ 38
[3] 张兰.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