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电子专业教学方法探究

2016-05-30秦金龙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理实课程设计教学法

秦金龙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84-02

中专生基础差成为长期的现实,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传统的教学法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往往只研究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提高电子专业的技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注重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

(一)依据教学总目标规划各阶段的教学设计内容

在课程设计内容上,专业要依据教学总目标规划各阶段的教学设计内容。可以是一门重要课程之后的教学设计过程,更多的是若干相互联系紧密课程之后的教学设计过程。目前的电子课程设计可以分成仿真设计过程和实际电路系统设计过程,更多的是两者相结合的综合设计过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是设计的关键,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

(二)结合专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目标和实践手段上,要结合专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课程设计。当今的科技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电子EDA仿真技术是推动高新技术实现的必要手段。加强EDA课程仿真设计是学生训练的必要环节,通过课题内容仿真使理论知识变为生动的直观设计,从而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现有实验条件进行实践性课程设计,最终达到课程设计的目标。将设计的内容按难易分成不同的课题,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分成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内容教学设计。同一小组中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优秀学生带动较差学生,最后达到一个共同目标。

(三)严格的评价机制

好的教学设计内容的实现还要有严格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实现。评价的过程要分解在学生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课程设计的每一环节,通过掌握学生设计过程给以实际的评价。

二、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电了专业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学生动脑与动手过程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以电了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具有一定电子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此外,“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缩短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职工之间的距离,达到职校就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加强技能训练,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技能训练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题,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并提升理论,从而达到较好地运用知识的目的。比如,电子整机装配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定某整机装配任务书,学生小组讨论形成学案,经老师审批后领取整机产品及耗材,学生按照任务书、学案来完成,最后小组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给出结论,这种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学校还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经常安排学生在流水线上动手组装电子整机产品,如万用农、收音机装配与调试、音响安装与调试等通过整机的安装、调试,学生不仅能对电子系统的生产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专项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

(二)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和义务维修,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建立电子制作兴趣小组,开始自制简单的电路,如声控灯、门铃、防盗报警和小音响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制作内容可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制作兴趣。对于出现的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以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制作结束时,可把产品拿到校园的橱窗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在教学实践中,还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简单的维修技巧,让他们在维修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利用已学的电子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小结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电子专业课程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都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因此,在夏习课教学中应按知识的发展顺序,深化彼此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梳理归纳,串成线连成网,以求达到知识归类系统化,知识联系网络化的目的,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和学生一起阅读教材,找出一章或几章学过的知识点,列出粗线条的梗概,并根据不同知识的特性,运用定义、表达式、使用条件、特例等来丰富该知识网,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理实课程设计教学法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PLC应用”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探索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