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2016-05-30汪婧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习作读书小学生

汪婧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78-01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让学生妙笔生花,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心愿,但是,现实却是大多数小学生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讨厌作文,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无材料可写,即使写出来,也是篇幅短小、内容枯燥、词不达意、思维混乱。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根据我多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我觉得小学生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一、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放声朗读;有时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把自己的佳作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张贴在班级、学校的“佳作天地”栏目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创新备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创新备课也就是说作文备课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上作文课,在老师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既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这是作文教学费时、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明确习作内容及训练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习作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详细地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步骤。为了达到组织好材料的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问题:1.你打算怎样安排选定的作文材料?2.除了这种写作方式外,还可以怎样安排你的材料?3.你觉得采用哪种方式更有利于突出你所表达的中心?不难看出,前两个问题,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个问题则是在学生集中思维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中选优。这种备课始终围绕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等思维规律,我认为这样的作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备课充分表现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创意和独具匠心。

三、学生写作实践从细微处入手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提高认识。平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或者在生活中见到的有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时记下来,每天利用晨会时间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讲讲“所见所闻”。学生学会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开展读书活动,学写读书笔记,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在课内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课外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读书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模仿习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通过读书活动得到学习效果:(1)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一是来源于生活,二是来源于阅读,二者缺一不可;(2)积累思维材料。学生在读书中,凭借阅读材料,精心思维,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3)积累写作知识。如:文章条理清晰、主次、详略、开头结尾、过渡等。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习作读书小学生
我爱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