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背景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教学探析
2016-05-30王宇勍李建刚
王宇勍 李建刚
摘 要:MOOC的大规模和开放性、大数据和个性化、即时性和交互性,使“概论”课专题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强的吸引力和更多的平等交流。在“概论”课专题教学设计中,精简内容,强化重点,讲透难点,使学生系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时,需注意专题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专题与专题间的关联性、贯穿研究性学习理念。
关键词:MOOC “概论”课 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097-02
2015年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基于MOOC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了“一线四化”的创新模式。“一线”即以研究性学习理念为主线,“四化”包括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资源科学化和考核方式多样化,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 MOOC背景下,“概论”课专题教学之优势
1.1 基于MOOC的大规模和开放性,专题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借助MOOC教学平台,“概论”课可实现大规模、开放性地发展,选课人数可达千万,教学资源会更加丰富、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会大幅度地提升。除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外,学生也可上传个人作业或团队作品作为教学资源,既可作为奖励——将优秀学子树立为榜样展现在平台上,又丰富了“概论”课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MOOC教学平台也是教师学习提高的有效途径,高效实现了教学相长。
1.2 基于MOOC的大数据和个性化,专题教学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习效果测评技术,借助MOOC教学平台,“概论”课完全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概论”课专题教学可深入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收集和分析每个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全面跟踪每个学生学习过程,最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可随时“把脉”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实际完成“私人定制”,使专题教学更具吸引力。
1.3 基于MOOC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专题教学具有更多的平等交流
在MOOC教学平台上,师生、生生之间可借助微信、博客、QQ、E-mail等交互工具软件,方便、快捷、有效、平等地实现师生间的即时互动,它包括网上辅导反馈和网上社区讨论等互动性活动。因此,学生们利用社区论坛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并从中进行鉴别与批判,这种平等的交流方式让学生更自由、高效,进而提高了“概论”课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2 “概论”课专题教学之设计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这是“概论”课的主线。重点一是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科学内涵。重点二是讲述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 成果。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重点一是讲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重点二是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点一是讲述近代中华民族和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重点二是讲清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专题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重点一是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重点二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历史意义。
专题五: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重点一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重点二是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和根本任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专题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重点一是解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二是解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专题七: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与外部条件——改革和对外开放。重点一是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总目标。重点二是阐释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点是解读经济发展新常态。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重点是解读全面依法治国。
专题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点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专题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重点一是阐述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重点二是解读全面从严治党。
专题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重点一是阐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点二是解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以上12个专题,教师要准确把握研究性学习理念这一主线,精简内容,强化重点,讲透难点,在学生的心灵上留有深刻的烙印,使学生系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 “概论”课专题教学之注意事项
3.1 专题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概论”课与其他四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内容的交叉重复在所难免,因此,在专题教学的设计上要深入研究新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各自性质、任务、地位、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五门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衔接和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其次,由于讲授的时间有限,教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时,必须要“精讲”,突出重点,有所取舍。
3.2 专题与专题间的关联性
每个专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专题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若专题教学之间不能注重整体之间的理论衔接,必然导致专题之间的逻辑性减弱。各个专题均凸显了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我们不能把各个专题弹奏成孤立的“乐符”,而应让系列专题演奏出具有内在联系的“概论”课“华美乐章”。
3.3 贯穿研究性学习理念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2001)中将“研究性学习”界定为“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概论”课专题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主动探究未知事物进行研究和学习,进而形成创新能力。为此,我们推荐《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作为“概论”课的辅助教材,以“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核心内容展开讨论,深受学生欢迎。
总之,面对MOOC,作为一线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勇气、有能力、有耐心、有魄力去融入世界教育发展之大势,争取完成革命性的自我提升。MOOC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替代,而是有益的补充。我们应积极探索MOOC背景下“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创新,为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贾立臣,郭元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讲设计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09(2):131-136.
[2] 艾四林.MOOC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王宇勍,李建刚,李凤平.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