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生音乐素质发展评价的探究

2016-05-30卓丽萍王建文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课标素质小学生

卓丽萍 王建文

一、传统音乐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的局限性及其与新课标下评价方式的差异

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的评价是音乐教学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音乐素质评价过多偏重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评价方法往往局限在老师指定一首歌曲让学生唱(奏),忽视了整体教学目标,强调达到统一标准的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评价。这与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评价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多样的评价手段”大相径庭。

传统评价方式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两者的界限森然可畏。这与新课标评价要求的“提倡多元化主体”即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评价,背道相驰。同时,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发展性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淡化原有的甄别于选拔的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的发展。”这都是传统的音乐素质评价方式不可企极的。此外,在新课程评价体系中学生主动的自我评价是重要环节,评价成为学生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新课标下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成长的评价、情感的评价、审美能力的评价等全面评价体系来提高评价的价值,实现教育目标。

二、新课标下的小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意义及要求

关注过程,强调体验、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观,导致了教学评价的理念、方法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变革,它是对已往学生评价方式的一次重要改革。它强调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与学生发展、提高的过程,为学生成长、为教师和学校的个性及特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音乐新课标中的评价指标不仅要求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领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更要求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还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对学生音乐学习、音乐发展的评价, 是以学生为对象的一种系统观察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以定量的、定性的标准的进行价值判断。在评价功能上应重视音乐学习能力评价、音乐学习过程评价、学生自我评价、音乐学习形成性评价。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参与评价活动。评价活动要注意讲求实效, 简化评价过程、方法、数量。

三、新课标下对小学生音乐素质发展评价的探究

1、小学生音乐素质发展评价的评价内容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由此,我校对学生音乐素质等级评价主要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及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几个方面进行测评,具体内容见(人教线谱版)音乐教材学生学习评价表。

2、小学生音乐素质发展评价应遵循的评价原则

a、科学性原则;b、导向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可操作性原则

3、小学生音乐素质发展评价的评价方式及要求

我校对学生音乐素质发展评价的方式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占60%)与终结性评价(占40%)相结合,自评、互评与他评有机结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四、对小学生音乐素质发展评价的实践案例

(1)质性评价;培养学习习惯,建立成长的评价。让每位同学都建立一个成长袋记录自己平时的学习态度、收获、老师的阶段性评价等,期末做统计作为评估成绩的一部分;(2)关注人文,在评价中积极地让学生处主体地位,建立审美的评价:开个“音乐会”,让学生选择歌曲进行表演,也可以几个人编排歌伴舞,或者是情景配乐朗诵,让其他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照评价的标准进行评价。评分的同学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好评委,因此他们总能全神贯注看表演,并能评出客观的分数。同学们在准备考试的小组排练中相互交流,找出难点;让唱得好的同学教唱得差的同学,体验自己的成功体验。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学生在评分时,也常为了评分进行激烈的争辩,在此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表达能力,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缺点。在评价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要想演唱好一首歌光凭好的嗓音条件是不够的,要讲究音准,更要讲究仪态,它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在谈论和争辨中学生对歌唱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使那些声音条件不好的学生认识到还可用其他弥补自己的不足。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了提高;(3)在评价中利用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建立情感的评价。音乐,作为一种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的高雅艺术,它与绘画、文学、舞蹈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是一首曲子,由于不同的人受到阅历和文化的影响不同,从而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同。在欣赏《牧童短笛》时,我向学生介绍曲子的创作背景、再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旋律,画一幅跟音乐有关的画或附上一段对音乐理解的文字。当我看到一幅幅具有创造性的图画和优美的文学语句时,不由地感叹学生那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文学色彩,以及对作品感情的准确把握。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利用多元文化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作尝试,会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了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评价的过程就是情感和价值观培养的过程;(4)在评价中注重兴趣爱好,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乐器的兴趣,在乐器学习中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质。

开一个演奏会。演奏会上他们有的弹古筝的,有的吹长笛、口风琴等(独奏或合奏),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那些表演的同学在掌声里更加自信了,因而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浓了。演奏会也使学生认识了一些乐器,对乐器产生了好感。借此,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门乐器,因为学习乐器会提高学生对音准的自我辨别能力,视唱能力,还使学生具有了良好的节奏感、强弱控制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手、眼、口、耳、脑等器官都接触到新的信息,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猜你喜欢

新课标素质小学生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我是小学生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