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16-05-30王晓妍

甘肃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解决策略农村小学

王晓妍

【关键词】 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原因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32—0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获得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教育理念,修炼崇高的职业道德,并经过教师职业培训而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师资格,以确保专业地位的过程。农村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及特殊性迫切要求农村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农村班主任工作中压力不断增加,班主任身份认识不清,农村班主任工作对教师不具吸引力,在专业发展上有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因而初步建构农村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对班主任的身份认识不清。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低劣的现状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显示出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由于农村中小学专业人才缺乏,班主任课程负担普遍过重,目前又没有班主任津贴支出的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当前教师的评价体系中教学业绩比重过大,导致班主任岗位失去魅力,竞争的活力不足。很多教师视班主任岗位为“副业”,课堂教学为“主业”,班级管理仅停留在管教的层面上。由于缺乏敬业爱岗的精神,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意识淡薄,专业能力停滞不前。

2. 社会、学校和家长要求高,农村班主任压力过大。在中国广大农村,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人们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受到最优质的教育,从而对学校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本班学生的教育者,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又会把在社会上受到的压力无条件地转嫁到班主任头上,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优良的文化素质、对家长充分尊重等传统美德,所以,在很多学校都把学生学业成绩不好、学习习惯不好、行为习惯不好、思想道德品质不超群等归于班主任工作的不到位,致使教师和班主任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干扰。

3. 农村班主任工作对教师不具吸引力。一些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不愿做、不会做、不宜做的“三不”现象。班主任所承担的工作量和承受的压力相比,班主任津贴费显得不太合理,班主任之间也缺乏富有竞争性的待遇和激励机制。

二、促进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1. 明确班主任职责,保障农村班主任的权利。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等。这对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争取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在农村,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对教育的意义认识上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不包分配,因而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或写信等多种方式和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及时教育,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3. 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班主任提供基本保障。由于城市和农村存在的差异,在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关于班主任的政治经济待遇制度、培养培训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过程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相关的配套制度。要在人事编制、津贴发放等方面向班主任专业发展倾斜,确保班主任专业地位和各项待遇得到真正落实。

综上所述,班主任专业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现阶段农村各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班主任的水平和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各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学校在构建班主任科学管理的运作中,唯有真正心系每一位班主任的成长与发展,与他们同心、同行,才能达到管理的科学化。要实现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解决策略农村小学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