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教学研究
2016-05-30马玉芹
马玉芹
【摘要】:我国,美术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变革,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互联系。中学美术课堂中的“设计.应用”模块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
本文以新课标为指导提出了“如何在中学美术课堂“设计·应用”模块中协调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动手能力”,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该模块使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真正重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教师在授课时提高课程理论知识水平,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和设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论文首先对“学生设计意识”与“学生动手能力”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分析,针对“设计·应用”模块的具体课程对如何协调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相应的策略及建議。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程;设计意识;动手能力;设计.应用模块
一、中学美术课堂“设计应用”模块中“设计意识”与动手能力解析
(一)设计意识
1.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中学生设计意识的涵义
通过对“设计”和“意识”的理解,总结出设计意识是经由设计者深化反映的一种感知能力,他不是对设计知识的死记硬背、照搬照套,而是人通过对设计知识的加工内省而产生的一种潜在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态度。
2.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的优点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所以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具备一定的设计意识,就可以对生活周边物品的实用性、美观性等作出一定的判断,并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与意见,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备良好的设计意识也能使学生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二)动手能力
1.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具体涵义
在实践教学中,提到动手能力,大多数教师对他的理解还停留在狭义的字面意思,将动手能力等同于动手制作的能力,这也是导致教师将设计课上成手工课的主要原因。动手能力强调处理物与物之间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设计·应用”模块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应只强调动手制作,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的动手“体验”。
2.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优点
哲学上讲“实践出真知”。对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学生只有动手参与体验,才能深入了解点、线、面的性质与表现力;才能切实感受不同材料的属性,并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对比、统一等规律切实体会形式美法则。
二、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的认识不充分
“美术即绘画”的思想已经扎根于人们的思想里,然而人们对于美术教育仍缺乏了解与重视,在教育的体系内更加缺乏美术课程教育在体系内的作用。从学校到教师都没有得到重视。
现如今的“设计.应用”模块的教学主要分为两块:1.现代设计基础,2传统工艺,传统工艺的教学融入到该模块中,与现代教育相互补充。正是因为这种融合使得很多教师观念上将“工艺”课与“设计应用”课混为一谈,设计并不像以前一样只注重设计的结果,它是学生通过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动手能力产生的一种新的事物的过程。
2.教师专业化的能力不足
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教学的开展很多,很大程度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能力不足的制约,它是一门综合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地思维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绘画方面的专业技能更需要相应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能力,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多方面并且全面的设计知识技能,而我国中学美术教师的队伍中大都是繪画,艺术理论为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教师设计方面的教学理论知识与设计经验较为薄弱,对美术教育的学习掌握不平衡。
三、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的重要性
(一)“设计·应用”模块对社会的影响
伴随着全球化的电子时代和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生产力都日新月异的发展着,进而促使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这些变化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发生了变化。就消费心理来说,购买书本、衣服、包包、鞋子、被子等,是将包装作为选择的重要参考条件,换言之,现在的消费者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商品的使用功能得到满足后,就产生了审美的需要。
(二)“设计·应用”模块对个人的影响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创造力是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的综合体现,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完成“设计·应用”模块的作业,不仅需要想象力、创造精神,还需要将想象的变为现实。
当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制作变成了现实的作品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中学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模块教学构想
(一)转型学校美术教育
我国美术教育起步比较晚。九年义务教育的美术课程虽已全面实施,但教学目标不太明确,实施力度也不够,地方学校只是把美术课作为点缀,形同虚设。美术课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处于劣势,也就是“副科”。被称为副科,最堂而皇之的原因是:我国的教育观念在作怪—不是高考考试科目。
(二)优化教师专业结构
美术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同于美术家,美术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由于美术教学内容设计范围广泛,所以任何美术教师都不可能对各个领域精通,所以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优化教师专业结构。
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广博,涉及四大门类的各个方面,这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我国初中美术老师的培育方式需要改革。因为这些中学的美术师资大多数是来自专业的艺术院校(大多为非师范类专业),部分经过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课程培育出来,大多都不熟悉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对教育改革的趋势不甚了解。
五、结语
随着我国美术新课程的制订与实施,为美育注入了新的诊释。“设计·应用”模块的内容,对于完成中学美术教学任务,达到其教学目标,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为美术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拓展了创意无限的活力。“设计·应用”模块是中学美术课程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本人通过“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探析,了解到“设计·应用”模块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以及综合利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