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师范生的意义及对策探讨
2016-05-30颜雪艺
颜雪艺
摘 要:双性化人格理论是指个体同时兼具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双性化个体在自我认知方面更加完善,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培养师范生的双性化人格,对改变师范生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丰富师范生的课程体系和推进社会的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教育政策与法规保障、师资培训、课程设置和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来培养师范生的双性化人格。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19-02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递社会性别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性别角色的职责。塑造师范生完美的人格特征,培养出真正能够胜任教师工作的高素质优秀师范生势在必行。国内外多项跨文化研究结果都显示,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无论在社会适应力、学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突出表现,其心理健康程度更高、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强。鉴于此,西方许多国家都开始实施以培养学生双性化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即双性化人格教育,这已经成为当前性别教育的主导倾向。
一、双性化人格的内涵
双性化人格指的是男女两性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即个体“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两性化特征”,①又称心理双性化或者性别角色双性化。双性化人格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较大,具有可塑性。1964年罗西(A.S.Rossi)首次提出“双性化”的概念,认为双性化人格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型。1974年贝姆(Sandra Lipsitz Bem)设计了第一个测量男女双性化气质的量表(简称BSRI),该量表成为这一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工具,她认为个体可以同时兼备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征,当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在一个人身上都体现的较高时,可以称之为“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Bem把性别分为四种类型:男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女性化。②每个人都可以在坐标图中找到自己的性别角色位置,这突破了传统的局限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两极化分类框架,为人类理解男女两性差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贝姆和其他学者的研究还表明:个体的性别特质是丰富的,与生活环境、个人特质、年龄、职业和文化相关;双性化个体会较自由地表现男性化或者女性化的行为,个体自我概念更为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双性化人格理论提倡无性别歧视的教育方式,要求突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淡化成人世界对性别的过度区分,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就是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展现和发展,而不是将个体限制在某些活动领域和范围。
我国学者对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起步较晚,一方面在引进国外对于双性化人格研究成果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尝试将双性化人格理论进行本土化研究。钱铭怡等人于2000年以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赞许性为基础编制了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简称CSRI),卢勤等人于2003年考察了Bem性别角色量表在中国文化下的信、效度并进行修订。刘电芝等人于2011年编制了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简称CSRI-50)并揭示性别角色变迁,指出“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群体数量各占约三分之一;传统占优势的单性化已让位于非单性化;理想的双性化与最差的未分化同步增长;提倡无性别歧视的教育方式,突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淡化成人世界对性别的过度区分,”。③近年来,国内外对双性化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性化性别类型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上,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普通大学生,对于师范生的研究还比较少。
二、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师范生的意义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应具有自信心强、情绪稳定、对环境持开放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格特点,而这些特点与双性人的高社会适应能力、高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更强的自尊心和更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等特征相吻合。④双性化人格不仅有助于师范生以学生的身份,在未来社会就业与教育事业发展中培养有利的性别潜质,更有助于师范生转变为教师身份后,对培养下一代产生潜移默化的性别教育。培养师范生的双性化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变师范生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
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认为:男性具有坚强、勇敢、果断、理性、竞争力、主动、积极等特质,而女性则具有文静、温柔、感性、被动、消极、胆怯、敏感等特质。一旦男性表现出女性的特质或者女性表现出男性的特质,就会被看做是“异类”,挑战了社会所认同的角色观。这种二元对立的分类模式把男性和女性限定在固定的角色类型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的发展。
双性化人格理论倡导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向对方学习其性别角色优点。针对目前师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衡而导致的教师群体女性化的状况,应大力提倡师范生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教育,使其培养的师范生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兼具男女气质的双性化人格的完善型教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师范生性别教育的觉知能力,有助于消除性别刻板印象,还可以使其人格和心理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从而建立健康、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
(二)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按照教师专业化要求,师范生作为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强调专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将双性化人格理论融入到师范生培养中,既可以归属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范畴,因为它涉及到与性别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知识;也可以归属于教师的专业道德范畴,因为它倡导公平对待学生、男女平等的教师职业道德;同时还可以归属到专业技能范畴,因为它可以帮助师范生根据学生的性别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掌握组织无性别歧视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技能。所以培养师范生的双性化人格,有助于提升其教师专业化水平,进而提高师范生进入职场的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丰富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体系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引入可以进一步丰富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完善师范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为师范生教育内容探索新的切入点。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由理论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组成。在这三大课程模块中,传统的师范生教育注重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基本理论知识。在师范院校开设性别教育的课程,培养具有现代性别平等意识的师范生,让师范生掌握有关性别的教育和心理学基本知识、关于性别的社会学和妇女学知识、性别平等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策略。⑤
(四)推进社会性别平等
培养师范生的双性化人格还可以推动社会的两性平等,加快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社会成员性别社会化、形成性别意识的重要场所。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准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具有辐射性、扩散性和延续性,师范生自身的性别经历不仅影响自身的观念和行为,同时也将通过受教育过程扩散、强化社会的性别平等。⑥通过向师范生传递多元、健康、和谐的性别观念,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与社会性别的研究者、教育性别公平的促进者以及社会公平的代言人,摆脱传统文化对个性和行为的束缚,强化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理念和行为,推动社会男女平等的不断深入。
三、培养师范生双性化人格的对策
双性化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师范生的双性化人格,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一)将性别平等观念融入到教育政策及教育法规中
虽然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是指向性别平等的,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政策中还存在性别歧视和性别中性化的倾向。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和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到教育决策主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社会性别意识应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同时国家在制定具体教育政策时,应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两性差异,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⑦
(二)加强教师性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加强师范院校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性别敏感性和社会性别识别能力。学校为教师提供有关性别教育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培训机会,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进而向师范生传递科学的性别意识。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学习和领悟双性化人格理论的要旨,另一方面学校要鼓励教师将性别平等理念、双性化人格理论等内容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行为中,教师应避免带有性别偏见的眼光对待学生,尊重男生和女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三)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纳入到师范生课程体系中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规定:“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增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性别敏感能力。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纳入到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来,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可以尝试作为通识性选修课开设,为师范生介绍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知识,鼓励师范生积极申请并学习;其次可以通过专题课的形式,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融合到教育部所规定的大学公共必修课中来,例如《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再次可以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单独开设一门课,专门针对师范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例如《性别教育知识与技能》。
(四)营造性别平等的校园环境
师范院校应重视校园环境所蕴含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在性别教育的隐性作用。营造性别平等的校园环境,培育两性和谐共处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校园传媒、各类组织等向师范生传递科学的性别观念,通过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增加异性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加强师范生双性化人格的培养,鼓励向异性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对方的优点。⑧克服自身的弱势,取长补短,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激发每个师范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培养师范生的双性化人格特质。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注释:
①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著.范志强等译.妇女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第1版.1987:71
②Bem.S.L.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81(88)
③刘电芝、黄会欣等.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J].心理学报.2011,Vol.43,No.6,639-649
④杨伟.师范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⑤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2
⑥王华.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教师准备[J].基础教育研究.2015(15)
⑦陈丽琴,刘筱红.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等教育必修课的教育政策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⑧王佳宁.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