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点滴体会

2016-05-30窦旭洲

甘肃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体会数学教学解题

窦旭洲

【关键词】 数学教学;解题;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51—01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曾指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长期致力于“怎样解题”研究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掌握数学,就要善于解题”。解题是数学的心脏。高考中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是通过解题来体现的,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教学的重头戏。下面,笔者就高三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备课

波利亚说过:“一个专心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因此,教师要重视备课这一环节。高三教学中各校都以资料为主,备课中教师要花大力气精心选择资料中的例题、习题。“考试说明”是教学的总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复习资料只能作为参考,不能过分依赖。教师要对近三年全国卷试题进行研究,寻找命题的趋势和规律。例题应突出高中数学内容的重点、热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难易适中。题型代表高考试题的方向,选题时要立足于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例题要有新鲜感,要从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例题。根据选定的例题,精选习题,保证一定的数量,增加习题的针对性,不搞题海战术,力争达到事半而功倍之效果。

二、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解题的策略

1. “问答法”是课堂上讲解例题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在充分分析并掌握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设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当学生的回答得到大家的赞赏时,学习和研究的劲头更足了,这时教师只要当好学生的促进者,就会涌现出更多精彩的解答。学生的智慧之光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教师,也就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 解题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是解题教学的常用模式。一道例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形成多种思路,得出若干解法,不仅开阔了解题的视野,还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问题解决后,适当改变题目的条件或者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继续解答,即“一题多变”,进一步巩固学生刚掌握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总结出最有意义的简捷解法,即“多解归一”。作为解决该类问题的通性通法,达到解一题,通一片,解一题,会一类,收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通过例题的讲解,实现基础知识体系化,基本方法类型化,学科内容综合化,教学思想熟悉化。

3. 教例题就是教解题的样板。“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在考试中,因做题不规范,一些学生常出现会而不对,推理不严密,跳步不合理的现象。在评卷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会给阅卷人员增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因此,教师教学中要通过例题讲解的规范化,有意识地影响和培养学生做题规范化。解题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解题思路的规范,即规范的审题,明确条件,分析条件和结论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语言的规范,表述尽量要用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表达格式规范,解题步骤清楚,要点全,详略得当;答案的规范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

三、视错误为学习资源

学生出现错解是正常的,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利用纠错的契机,帮助学生寻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是忘记限制条件,还是忽视隐含条件,是不习惯作图,还是运算能力不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错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从错解中受益,让错解成为知识的生长点,成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新起点。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体会数学教学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