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

2016-05-30牛喜春

甘肃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初中语文策略

牛喜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化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45—0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和传统美德富含其中,这些文化精华汇聚于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经典篇目之中。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大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审时度势,认识到传承保护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借助古诗文教学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1. 重温文化精髓。近年来,国学热兴起,国学走出国门,孔子学院遍及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报以崇敬之情。国人也重拾文化自信,将国学经典渗透到领导讲话、职业培训、专家讲座、亲子教育之中。与初中语文大纲教材相比,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明显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也体现了国家课程重视文化传承的明显意图。重温古代文化精髓,已经从口号、文件演变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行动。

2. 汲取文化智慧。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优秀的文化精髓,将这种精髓植入学生思想中,并由自身的民族智慧内化涵养,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处处迸发着闪光的思想,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采总结历史,给予后人的除了惊叹,更多的是启迪和智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人们需要更开拓的眼界和创新的思维,在保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发扬光大,改革创新,不负时代。

3. 重拾民族自信。习近平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经实践检验了的解决当今世界道德滑坡、国际争端,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一剂良药。我们要重拾民族自信,将华夏文明精髓首先植入学生内心,让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在新一代学子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策略

1. 扩大学习范围,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广度。由于我国的课堂教学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考试内容的引入,在对古诗文内涵与深度的考察上投入较少,因此,很多学生在古诗文内容学习完成后并没有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不重视的态度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传承责任,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我国闻名的经典儒家思想,对世界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很多国外学生对《论语》展开系统的研究,作为母语教学,初中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将其魅力完美呈现。具体到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各个文化知识点,如古代文化常识,包括诗人的字号、官名的含义等等,这些是对初中古诗文内容的扩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堂普及,帮助学生扩展传统文化的广度,并且其中蕴含的趣味意义和贴近生活化的知识也更利于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古代男女成人礼的知识,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为后续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打下基础。

2. 加深学习厚度,深化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深度。尽管当前越来越多教师学者认识到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但与现代文相比,古诗文教学的比例依旧占据不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引用、课外借鉴阅读等方式加深古诗文学习的厚度,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方位认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材上,精选的古诗文往往都具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与著名的历史人物,隐含了很多传奇经典故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出师表》一文时,教师可以引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故让学生对文中的诸葛亮产生深层次的认识,并结合当前各种引用诸葛亮事迹的影视内容,更深刻地感受到我国古人的豪情壮志。任何时代都需要具有爱国情怀的伟人,接近时代感的文化传承在任何时候的教育必然不会过时,因此学生很容易对诸葛亮产生强烈的情感。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成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展开故事内容的讲述,由表及里,不断深入,逐层升华,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之情,潜移默化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以现代化教育与传统古诗文结合学习的方式更加了解我国的古代文化,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吸收热爱这样的文化教育精髓。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