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班级文化建设引领学生行为发展

2016-05-30张生文

甘肃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行为班级文化发展

张生文

【关键词】 班级文化;学生;行为;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026—01

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应该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良好的的文化氛围来影响和塑造师生美好的心灵,健康的情趣,进取的信心,向上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勤奋、敬业、乐学的精神。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学校教育过多地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品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导致学生行为出现偏差。如何才能有效补上这个短板,笔者认为应从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做起。

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主要分为整体建设和分别针对教职工和学生的这三部分,关键在教师,但核心却在学生。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因此,作为学生呆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班集体,自然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传统文化是人类进步所创造的灿烂文化遗产,它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得以强大、中国人民建设自己国家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传统文化涵盖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内容极其广泛。

在校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不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其丰富内涵和魅力,使学生获取在当今生活中依然充满活力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现象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借此使学生更深地了解我们祖国的文化传承和优良传统,从而加以继承和发展,进而消除当今弥漫在校园甚至整个社会中的负面消极、低靡颓废等情绪,使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建立正确的文化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从校园到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从而促成和谐社会。这样看来,传统文化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但如此,对社会也将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要重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学校文化其内涵极为丰富,优秀的学校文化应该包含爱心、科学、民主、个性、责任、奉献、创新、和谐、自信、诚信、关怀等有关人类和谐发展的文化因素,其表现形式更是复杂,从时间上看包括历史、现在和末来的发展序列;在空间上看有校园环境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学生寝室文化、教师办公室文化等;从存在方式上看有外显与潜藏两种不断转化的动态形式;从文化层次上看,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相互渗透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建设的基础,“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发展的根本。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校风、教风、学风的成熟与发展,是学校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因素。

三、要重视激励教育和文化活动

当前,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网络上一些消极的东西的传播和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导致一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抗消极诱惑的能力较弱,使得这些学生对本来枯燥的学习更感到厌倦进而逃避。而作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面对这些只能是采用耐心的说教和引导,效果还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实践证明: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体、美方面的文体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参与和运动的美感体验,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文化的沁润,还会自觉转移学生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的注意力,而且还能起到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文化的影响。

四、要注重培养和挖掘各类先进典型

榜样的正能量能引领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更高层次,在每一个班集体当中,只要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能够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各方面的积极典型,比如品德优秀的、学习刻苦的、热爱劳动的、积极锻炼的、乐于助人的、积极探索的,热爱环境的积极典型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只要不把眼睛紧盯在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也多关注一下这些学生。相信班上的学生一定会朝着全面发展的路线健康发展的。

五、要注重评价体系的建设

有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和长期开展,必须做好方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谈到班级文化,就不能不说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因为班级文化是学校总体文化建设指导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影响着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的效果,也受到学校总体文化评价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想使班级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而长久的效果,学校就必须从班级工作的日常管理和阶段性考核入手,把班级文化建设纳入班集体和班主任的考核考评中,并把培养和挖掘班级文化建设有亮点的班级或年级作为学校工作的新常态,我们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定能收到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收到的神奇效果。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九年制班级文化对学生行为养成影响》的研究成果)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行为班级文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