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思考
2016-05-30吕淑利魏中兴
吕淑利 魏中兴
摘要: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本文阐述了诗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而后讨论了提高现代诗歌朗读教学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诗歌;朗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67-01
一、前言
朗读并不是让学生机械的将文字变为声音,而是让朗读者还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结合作者的情感、情境和思想。学生在朗读中可以体会到文章的美感,感受作品创造的意境,并且体会到文章中文字的深刻含义。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鉴赏、感悟、解析的能力,感受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现代诗歌朗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一)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很长时间里,教师对现代诗的朗读教学都是漠视的态度,认为朗读教学对考试没有任何好处,也就减少或者删掉了现代诗朗读的内容。教师在讲到这些无法提升学生成绩、考试不涉及的现代诗时,要么是抛给学生自主学习,要么是简单的分析诗歌主旨,这样以来学生只能每天在繁杂的题海中忙碌,无法通过现代诗歌体会美和欣赏美[1]。有些时候,教师让学生读诗歌,也只是为使其纠正错误发音,并不是让他们去真正的朗读。教师会直接跟学生说朗读并不重要,朗读不好也能拿高分,学生在这种思想的灌输下,不会去想办法提升自身朗读水平,也就无法感受现代诗歌的结构美、音韵美、感情美。
(二)教师缺乏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只有通过感情充沛的朗读才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情体验,并且透过文字和诗人产生思想的共鸣。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的方法来讲解灵活的诗歌。
往往会应用这种方式:首先讲题目,然后介绍写作背景,讲解诗歌每句话的意思,最后总结主旨。在这种固定的模式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进行和教师的互动,比如有位教师在讲解《乡愁》的时候,首先指导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而且让学生分角色一组一组的朗读。这些朗读形式看起来趣味横生,但实际上缺乏实质效果。学生只是自由的朗读,并没有获得教师的评价,缺乏反思,最后没有任何收获是必然的[2]。
三、关于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明确现代诗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朗读教学和学生的成绩没有直接关系,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思维下,自然减轻了朗读教学的分量。教师要接受新课改中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减少对诗歌的解析时间,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现代诗歌朗读教学课堂。同时,教师不能只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不能只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要利用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二)有机结合朗读和其它教学环节
朗读,可以让学生和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并且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但是教师不能过分夸大朗读教学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有机结合朗读和其他教学环节,这可以有效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可以将“读”当作教学主线,同时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扩展、领悟和感受。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带着任务去朗读,比如在学到《天上的街市》这篇现代诗歌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第一遍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什么画面?如何用散文的语言来讲述诗歌的内容?如此以来,学生可以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中心。教师应要求学生带着充沛的感情朗读,在朗读中需要听到“味道”。
(三)教师要善于范读
示范朗读可以是对学生的一种有效指导。教师要掌握好现代诗歌的韵律和情感状态,学生在良好的示范下可以更快速的领会作者的情感。比如教师在讲解《乡愁》这首现代诗歌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知道这是表达乡愁的诗歌,然后教师可以播放提前准备好的纯音乐《思乡曲》开始范读,所有的学生都被这浓浓的思想感情感染了。学生在充满韵律和感情的朗读中,沉浸到了作者的忧郁意境中。丰富的情感并不仅仅通过语气表现出来,他通过重音的强调、音调的升高和降低、节奏的快速和缓慢来表现出来。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仍然有限,教师需要通过范读,表达出是各种的特殊韵律和味道,让学生获得其他环节没有的体验[3]。
(四)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适时的营造符合诗歌情境的教学氛围。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同时,使其从诗歌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创建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些诗歌的所描述的事物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无法展开生动的想象,进而难以朗读出感情。比如,教师在讲解《乡愁》这首现代诗歌时,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怀恋。学生可能难以把握用何种语言来表达作者的这种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来感受诗歌的语言。
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来增强学生在视听方面的体验,让朗读课堂充满趣味。音乐可以有效的营造出动人的气氛,学生在音乐的铺垫下,不管是缅怀追忆的诗歌还是慷慨激昂的诗歌都能够优秀的完成。诗歌和音乐的有效结合往往创造到完美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用《送别》这首歌曲来引出《乡愁》。
四、结论
综上,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用心灵去体会现代诗歌的音韵和情感美。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体味诗趣,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文化素养。中学生的记忆能力较强,朗读可以使其扎实掌握语文材料,并且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朗读教学方法,从而发现更有效、更新颖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德惠市第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韩志翔.再谈课文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教资料,2015(21):68-68.
[2]王克强.诗歌审美与现代写作[J].写作与欣赏,2014(6):47-48.
[3]黄辉.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对策初探[J].考试周刊,2015(3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