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6-05-30曾武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方法评价

曾武

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新课程提出的课程目标不是固定的,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要求,并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面向全体与注重个体差异是辩证的,也是统一的,而分层递进教学正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这一矛盾的教学策略。

一、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

1.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的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20、60、20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的办法。

2.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以便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

3.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4.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进步的大小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分层教学后的反思

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本人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分层次教学后,备课、授课、布置作业、批改辅导、测试分析都得分层次进行,教师工作量无疑成倍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

2.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得到较大发展。只要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就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3.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同学易于吸 收。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必须根据学生分层的需要,选定多种教学方法,适用各个层次,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分层次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后进生心理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正确要求,既要放低学习起点,让他们能听懂、能接受,又不能一味降低要求,放任自流。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应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骄傲自满情绪,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5.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根据《标准》的要求,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照顾各层次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出诊断和反思,这对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分层教学应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能力的重要性。“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方法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