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中构建气场,活动中凸显学科核心素养

2016-05-30刘燕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数数计数器小棒

刘燕

自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就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在数学课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拟定了10个核心概念,为数学教师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明了道路。关注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正在这一轮教育观念改革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笔者参加的此次教研活动就是围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展开,曹老师选择了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

一、猜数游戏,情境中构建气场

师:课件展示:○○○只停留了一秒

你看清楚了刚才老师的灯片里有几个圆片吗?

生:(纷纷举手)3个

师:我们接着看

课件展示12个○,凌乱放置,也只停留一秒

这次你看清楚是几个○吗?

生:纷纷犹豫

师:怎么你们都没数清楚吗?

生:太多了,太乱了

师:是有点乱,要不我们整理一下,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数数都用到了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一眼看出有多少个○?

生:我们可以把10个○圈起来,就容易一眼看出有多少个○。

师:好能干的孩子,立马就把原来我们学过的方法回忆出来了,既然这样,我们就按你说的办吧!

课件展示10○圈起来,2个○在一旁的图片任然是1秒钟

师:这次谁看清楚了是多少个○

生:12

师:他说对了吗?

生:说对了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课件再次出现10○圈起来,2个○在一旁的图片

生:对了、对了

师:课件对比两幅12个○的图片,为什么第二次你们就能看清楚了呢?

生:因为有10个○圈起来了,这样就好数了。

师:看来把乱哄哄的○用圆圈一圈,就能让我们更快的数出数来,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如果现在老师给的不是○,变成了小棒(展示课件)你又有什么好方法能一眼数出数来呢?

生:满10根可以捆成一捆,这样就好数了。

【评议:整个游戏分为三个层次:点、数数——圈、数数——捆、数数,尽管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操作,但是其思维确真实的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利用图片素材,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对○图的再改造、对小棒图的改造,以及对比改造前后的不同点的对比教学,都是在唤醒藏在孩子脑海里的已有认知经验,即:十进制模型思想。而这一模型,也是整个自然数造数的基本模型,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核心问题。教师以情境化的游戏,作为推动课堂进程的媒介,符合学生好奇心重的年龄特征,阶梯问题的构建让学生自然融入积极的学习氛围之中,为接下来的新课展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场。】

二、数小棒,活动中凸显核心素养

师:出示一袋小棒,请学生猜一猜,这袋子里装了多少根小棒。

生:争先恐后猜数(略)

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弄清楚这些小棒的根数吗?

生1:可以一根一根数

生2:可以数10根捆起来,再数10根在捆起来,再数,再捆。

师:你的意思就是每次数满10根就捆起来,这个方法也挺好的。

那接下来我们就小组合作,先说说你们准备怎么数,然后再分工开始数,哪一小组数清楚了就把数数的结果写到黑板上来。

学生分组数数,教师课堂巡视

师:已经有几个组都已经把答案写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65、67、65、65

现在我宣布正确答案就是65根

有三个小组都数对了,我们先请数得又对又快的1组分享一下他们获胜的秘诀,你们是怎么数小棒的呢?

生:我们是数10根捆一捆,然后再说10根再捆一捆。最后再数一数一共有6捆,就是60,还剩5根就是5,合起来就是65根。

师:你的方法运用了前面学习中学到的满10根就捆一捆的数数方法,真是会学习的孩子。还有跟这个孩子方法不一样的孩子吗?

生:我们是一根一根的数的,我数了一遍,为了保证正确又请我们组的其它同学也数了一遍

师:你的方法是很保险的方法,还请其它同学进行了验证,真是团结就是力量呀!

看来同学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那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同学的方法,你更喜欢谁的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看来通过大家的讨论,都认为第一个小组的方法能比较快速、准确的数数,那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小动物们数数吧

课件出示:

小白兔买萝卜,有图

【评议:数小棒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经历了具体的数(捆小棒)——半直观的数(看有圈画的图数)——抽象的数(由组成说数)这样一个从直观到半直观到抽象的建模过程,在其中凸显了数学的模型思想,最后学生说出的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十几,就是100以内两位数的一个基本组成模型。而这一个建模的过程又是以数小棒这一直观的操作为基础的,可以说这一次的建模是轻松加愉快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发展水到渠成的过程。老师在反馈练习中层层思维递进的练习设计为孩子的归纳整理建立模型,提供好了足够的材料支撑,让学生能在比较小的年纪也能比较容易的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三、数计数器,半抽象中突破难点

学生的思维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其中从具体的小棒模型到抽象的数之间,本课设计还借助了半抽象的计数器作为中间的过渡,从半抽象的数计数器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过程,同时也经历从“32”拨数到41的过程,从“88”拨数到“99 ”的过程。两次数数都选择了让学生数“翻坎数”的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翻坎数”的具体的数,建立起100以内的数的模型结构。

在“99”数到“100”这个环节中,其实“100”这个数,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呼之欲出的,但是教师却采用了放慢节奏逐一数的方式。

师:十位上的“9”和个位上的“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十位上的“9”表示9个十,个位上的“9”表示9个一,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师:再拨一个是多少呢?

生:是100

师:怎么就变成100的呢?

生:个位再拨一个就满十了,就向十位进一,十位上本来是九个十,再拨一个也满十了,10个十就是100.这里老师的追问,追出了100的由来,追出了10个十是100 的计数模型,水到渠成的背后,计数器这一半抽象的学具的使用的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D].

[2]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马玲[J].

猜你喜欢

数数计数器小棒
采用虚拟计数器的电子式膜式燃气表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数歌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爱数数的兔十一
巧移小棒
计数器竞争冒险及其处理的仿真分析
任意N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基于单片机的仰卧起坐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