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学校初中物理实验的新教法

2016-05-30苏小妹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学

苏小妹

一、分析新教材

本人在农村学校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年,作为一名一线的物理教师,有幸参与这样一场从教育思想到教育方式根本性的改革,在这次课改中,到目前为止,我校共使用了四种教学大纲和教材,现在所使用的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2012年6月第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此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3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分为八年级上册、下册和九年级全一册。初中物理教科书,又名《探究物理》,跟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致,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二、新教材的特点

《探究物理》以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以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规律和科学方法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最新信息作补充。按“现象→规律→本质”的思路编写。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如下的几个特点:(1)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课程布局连贯性、知识点安排巧妙;(2)难度有所降低;(3)形式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4)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5)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6)加强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7)加强了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的设计。

三、农村学校初中物理实验的新教法

农村学校初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使反复讲了几遍,学生还是不能掌握。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和同事们进行交流发现类似的现象在别的科目教学同样出现,是什么原因呢?经分析,原因在于课程改革了,教学方法也要相应改变,而我们的教师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模式。所以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针对当地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和特点,本人结合自己二十年来在农村中学教学当中积累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实践证明,本人在这几年来所担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取得较好成绩。现本文来谈谈这些年来本人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创建的新教法。

1、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谓物理,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因此,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本人经过调查发现,农村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其实验教学环节几乎是相同的,即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或照着黑板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步骤,教师易管理,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①动手与动脑环节的脱离,学生只是机械盲目地进行操作,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不知道,学生所关注的是实验的结论而不是过程。②学生在实验中处于被动地位。实验器材的选择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时间和实验步骤的实施是按教师指令进行的,学生做实验仅凭好动的天性,因此也就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思考或询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能去尝试。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实验教学要根据教学任务、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增强其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2、多媒体技术模拟部分学生实验,深化学生兴趣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多媒体物理课件集文字、图像和声音于一体,具有演示功能、模拟功能、分析功能、探索功能和创新功能。而在我校实验仪器的来源多数是靠国家配发,而且几年才配发一次,还有一部分是普九验收时购置的,器材陈旧、老化严重。随着教材的改变,那些仪器远远不能满足新教材教学的需要,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些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但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便可以将一个物理知识、过程、概念、现象或一堂完整的物理课用多媒体信息表现的方式进行模拟展示,可以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代替传统教学中的抽象、枯燥的物理说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重视学生随堂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随堂实验是指学生边听课,边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动手进行的实验,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结合。与演示实验一样,着重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进行学生随堂实验,实验的器材可以是学生现有的课堂用品,也可以利用生活中废旧的物品取得,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器材。《课程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

4、通过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独立的实验能力

物理课外实验是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用一些简单的仪器或自制仪器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的一种学习形式,是物理教学的一种延伸。物理课外实验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科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实验器材易得,方法简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猜你喜欢

新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