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科学 垃圾桶宝宝

2016-05-30谢丹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兔垃圾桶课件

谢丹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略。

二、说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本次活动的意旨是“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空讲”的教育方式,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把“要我做”升华为“我要做”,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基于以上分析,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① 情感目标: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养成不乱扔的好习惯,萌发幼儿关心身边环境的情感;②认知目标:学会给垃圾进行分类; ③ 技能目标: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说重点、难点

大班的孩子大多都在5岁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以前相比本次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的孩子较为活跃,许多幼儿能做到独立地思考问题,但总是怯于大胆站起来回答问题,让人感觉比较被动,但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总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幼儿区分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活动的难点是:为环保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为解决重难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观察实物图片、自主操作等,并为他们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更利于幼儿行为的发展。

四、说教学准备

①前期经验准备:前期主题活动知识的积累,请幼儿和父母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父母带领孩子搜集环境整洁或污染的相关知识。

②物质准备:自制的红、黑、蓝、绿垃圾桶各一个、《垃圾桶宝宝》课件、实物垃圾若干,如饮料瓶、废旧纸盒、水果皮、菜叶、过期化妆品、旧电池等。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新《纲要》中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活动的始终,我都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让幼儿有广阔的空间发现和探讨,并在此过程大寻求探索的快乐。根据教学目标和我班幼儿实际,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提问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

2.直观演示法:我运用图片和实物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引导幼儿认真观察事物,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引发他们积极地思考。

3.探究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大胆猜测。

4.多元激励法:在活动中我注意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方法,通过语言赞美孩子、摸摸孩子的头、抱抱孩子等,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动动、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大学习,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察法:为幼儿提供图片材料,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受图片里的内容,让他们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2.自主操作法: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通过主动的实践经历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智能和道德的。在活中我让孩子自主地将垃圾分类,充分让幼儿体验、实践,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3.讲述法:在活动大启发幼儿大胆地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幼儿创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第三部分: 说教学程序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的经验不是成人直接教会的,在教育中必须对材料接触,反复的探索才能获得经验。因此,本次活动以经验为核心设有四个环节,首先是幼儿兴趣的调动,交流讨论小动物们所做的乱扔垃圾的行为,激发其保护环境的欲望。然后请大家为环境污染现状出谋划策,知道要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从而进一步认识三种不同类型的垃圾桶。接着请幼儿分类将垃圾送进对应的垃圾桶,也是从意识到行为的深化。最后是延伸活动,号召幼儿要关注身边的垃圾情况,倡导幼儿保护环境。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唤起经验。

1.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请幼儿观察课件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教师从幼儿的讲述中提炼出:原来在小兔家门前有一片绿绿的草坪和干净整洁的小路。(此处我运用观察法,让幼儿自己观察小兔家门前原先整洁的环境,感受其带来的美感。)

2.教师设置悬念,抛出问题“看看谁来了,它们做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继续观看课件,讨论“小动物的做法好不好?”,“干净的小路会变得怎么样?”继而提出让大家帮小兔出主意,怎样让小路回到原来的样子。(此处我让幼儿带着问题观看课件,能更有效的培养幼儿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另外,小动物可爱的造型能为幼儿传递直观的信息,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充分激发了他们对此活动的兴趣。也体现了“教育要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表达”这一观念。)

3.教师小结幼儿出的主意,告诉大家小兔也想了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办法——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并出示准备好的三个垃圾桶。(整个第一环节我以乱扔垃圾为主线,点燃了幼儿的兴趣点和思考点,自然而然的将大家带入到活动中。)

第二环节:探讨交流,梳理经验

通过播放课件,听听垃圾桶的自我介绍来认识三个垃圾桶及它们各自的用处。

1.认识绿色垃圾桶。听完介绍后提问“你认识这个标记吗?”在幼儿的自由交流后教师描述“可回收利用”标记及意义。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可以扔进这个垃圾桶?”

2.认识红垃圾桶。听完介绍后师幼共同讨论:“不可回收利用”标记的意义及生活大哪些垃圾可以扔进黄色垃圾桶。

3.认识黑色垃圾桶。听完介绍后请幼儿比较这个标记和前两个标记的不同并解释它的意义,请幼儿想一想“谁是红色垃圾桶的好朋友?”

4.认识蓝色垃圾桶。请幼儿说一说蓝色垃圾桶装什么。

猜你喜欢

小兔垃圾桶课件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飞进垃圾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帮小兔逃跑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骄傲的小兔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