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浸润学生心灵的班级文化

2016-05-30于涌敏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班集体班级家长

于涌敏

班级文化是指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物化标识。学生的品德、个性特征、思想意识、知识才能、情趣情操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特征。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教育教学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营造出了“多彩、民主、和谐、平等、创新”的多元班级文化,以班级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打造特色班集体。

一、教室环境的布置实现“美化”

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无形之中增强班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我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而且让它们说应该说的话。

(一)墙面的布置

体现美观,更体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性与熏陶性。墙面布局大致有五个部分组成:

1、展示区

主要展示学生的特色作业、个性作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小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2、评比区

班级分个人评比区、小组评比区。显性的评比激励着学生你追我赶,学生良好的纪律、习惯、学风、品性等在各项评比活动中逐渐形成。

3、奖励区

班级集体荣誉、学生个人获奖等展示。让班里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4、信息区

以月历表的形式记录每个月的重要节日,同学的生日,学校、班级要开展的各项活动等,提示学生按时参与,形成时间观念;5、制度区:班规班法、老师、学生、家长的各项承诺,让每个群体明确自己的职责。

(二)教室的绿化

发动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花草带到班级,并为这些花草做“简历”,了解每一种花草的生活习性,每盆花草都有一个小主人,一盆盆小花草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

(三)班级的象征

班徽是一个班级的标识,更是班级凝聚力的象征。经过班级同学的民主讨论,我们创设出了自己班的班徽。整个班徽是向上绽放的花朵,由四片花瓣组成,代表着孩子们如花的年龄和他们如花的未来。四片花瓣各有寓意:绿色花瓣,象征着希望,代表着孩子们充满活力的生命;黄色花瓣象征着阳光,代表着家庭带给孩子们的温暖;红色花瓣象征着热情,代表着学校带给孩子们的广博的知识;蓝色象征着高远,代表着社会带给孩子们的广袤的天地。根据班徽的含义,班级取名为朵朵班。

要注意的是,在美化班级文化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孩子们积极动手,群策群力,这一过程会让孩子有一种归属感,他们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去全心的装扮它、爱护它。

二、人际关系的协调实现“优化”

人际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的监督来实现的,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科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能相互理解、团结、帮助,平等地友好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气氛。为使班级的人际关系实现“优化”,我侧重做了以下工作:

(一)培养学生“家”的观念

培养学生把班级体当成是“家”,自己是家的一分子。班集体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自己的言行时刻关系到“家”的荣辱,对家人要友爱与关心,引导孩子学会帮助、学会宽容、学会公正。我把班级的大事小情按班级人数分成相同份数,由孩子们自主选择,按照他们的意愿,给每份工作都起了个动听的名字,如:管理花草的叫“花长”、管理饮水机的叫“机长”,管理班级物品摆放的叫“小管家”…… 每个职务都做了标志。孩子们每天戴着标志上岗,工作起来也特卖力气。小学生年龄小,做事情缺乏持久性,针对这一特点,我又开展了每月工作总结表彰活动和换岗制,让孩子们始终有旺盛的兴致参与到班级的建设与管理活动中。几年下来,孩子们真的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老师当成了自己的父母,把同学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孩子们完全达到了与这个家“荣辱与共”。

(二)与学科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动态

及时与各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配合各学科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把科任老师团结在班级的建设氛围中。

(三)建立和谐而团结的家长队伍

与家长以诚相待,以信为本,开发家长资源,使每个家长都关注自己的孩子。以沙龙交流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使家长不仅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也关注孩子所在班级的建设。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他们所期望的“好”班学习生活,这个好,简单的来讲就是希望班主任认真负责,班级有良好的学风,孩子有得到发展的空间。在这一点上,家长是我们的同盟军,所以当你为他的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时,家长会心甘情愿地配合你。我的班级文化之所以做得好,做得有特色,就是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家长资源。

三、班级制度的健全实现“自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习惯的养成,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好的班级制度的建立健全对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规范,更是努力的目标,成长的动力。为此,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努力:

(一)树立学习典型

学习典型事例,仿行典型行为。在班集体的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诸方面为学生树立好的典型,榜样来自于他们的学习生活,来自于他们的身边,这样的学习既有目标又有动力。

(二)培养核心“领袖”

组建班委会,培养得力的小助手,形成班集体的核心,以核心带动全体,让部分学生成为班级的小“领袖”。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后,采用班级干部轮流制,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服务他人的机会。

(三)建立制度公约

制定“学生的承诺”、“老师的承诺”、“家长的承诺”三级公约,让每个群体明确自己的责任,有目标可寻。同时建立同学友爱、师生友爱公约。在建立公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爱”的理解。使学生懂得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同学、爱老师、爱家人、爱身边的每一个需要我们的爱的人。

猜你喜欢

班集体班级家长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班级“四小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爱我的班集体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