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6-05-30刘翠英
刘翠英
【摘要】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灵魂之间的碰撞,是师生互动的发展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素质教育属于不能移动的位置。两者的结合心理学和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前言
心理学和与许多学科紧密相连,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基本的理论许可,提供科学依据给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者。应用心理学到小学数学教学上,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在心理活动,从而实现更准确的认知到小学数学教学。因此,如何应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当前的紧迫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主动式教学,学生被动式学习
中国教育的优势体现在中国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度很高,强调教育公平。但也存在着严重弊端,学生学习的动力大多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而并非出自于兴趣本身。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而学生学习的方式基本是听讲——练习——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属于一种倾向性灌输教育,这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高涨,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实践证明牵强附会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
2.以教材为主,讲究题海战术
中国的教育模式提倡老师简单的“教教材”,正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小学数学教学使用题海战术,老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就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当学生长时间陷入一种演绎思维模式的训练中,就会使其思维形式变得单一和僵化,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会导致学生负担加重,产生厌学心理,对自己失去信心。
3.信息单向传递,缺乏课堂信息交流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一种“教师讲授居先,学生试听在后”的线性传递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方向的信息传递为基本途径。其实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显然违背了这一规律。这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缺乏对课堂教学丰富内涵的深度挖掘。
三、运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之策略
1、发挥感官作用
在心理学方面,感官所参与收集信息越多,信息就会越丰富,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就越扎实,而多感官协同产生的协同效应,更能发挥出感官的作用。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想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从而便于小学生认知,就要将感官协同这一规律运用到直观教学中,采用实物讲解、情境复现、现场操作等形式,真实、全面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身,将大化小,再由小及大,使学生从全到细,正确感知事物,从接触物体到观察物体,从制作物体到理解物体,充分利用感官感知,更好的掌握了知识。比如在讲解圆柱体认识的课程时,可以用让同学们使用纸和胶带亲手制作圆柱体的方式去感受圆柱体,先让学生了解各个面的图形,再掌握圆柱的特征,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研究,不但使学生充分学会了立体几何的研究方法,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
2、建立数学思维
数学本身就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小學数学虽然简单,但是却也应用到了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知识,针对小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的思维特点,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应多提问题,让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对于学生创新的观点要给予赞扬和鼓励。数学知识之间也是联系密切的,有很多公式具有双向性和联接性,一环套一环,所以,对于这样知识的讲解应让学生自己推理、思考、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此外,数学题的解答结果往往都是固定的,但是解答过程却是多种多样,老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找更多的解题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习自信
自信心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形成了自信的意识,就会敢于尝试各种挑战,尽心尽力地解决面对的问题,更能影响学生一生,直至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的学习是复杂和烦乱的,一旦陷入思路停滞,就很难解开问题,在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教育学生不要轻言放弃,要树立信心,换个角度看问题,多一些解题方式,多看一些相关题型,不能急于求成。对于班级中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格外关注他们自信的培养,对于他们的进步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对于他们的努力多多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引导他们自主解答问题,一步一步地向上努力。同时,老师的情绪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所以,老师应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对每一名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爱和排挤学习较差的学生,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上都为学生树立信心。
4、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享受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快乐,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数学教师在阐述抽象的概念、定理、法则时,可以从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纳和类比,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将教学内容更多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抽象的数字或者信息具体化。小学数学多用加法或者减法,老师可以将数字转化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生活用品,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也增加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而对于一些复杂难解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多鼓励同学积极解答,并告诫他们解答不出也不要气馁,只要学会就好,一旦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出答案,就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如果没有解答出来,他们也不会产生挫败感,并会投入更多的兴趣去钻研和思考,直到学会知识。
结束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和学习的效果好坏,都与这些心理过程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学科知识,更要科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关注学生的心理效应,更好地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寇靖玉.小学第二学段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2]韩伟.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4.
[3]曹梦雅. 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使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