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通识教育背景下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
2016-05-30李新莉
李新莉
摘要: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构筑医学生的人文底蕴,注重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社会责任感、良好医学道德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很多医学院校都开展了通识教育,虽然现在的通识教育还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但是通过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改进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等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关键词:通识教育;医学;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31-02
通识教育的理念最初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于19世纪初首次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大学的学术分科过于专业,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的现状,根据这个目的,开展通识教育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本专业以外学科的认识和了解,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自从20世纪开始,欧美大学已将通识教育作为必修科目。
目前,大家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并不统一和确切,其中,当代著名教育家李曼丽教授在参考和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表述后,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如下内涵: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也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医学人才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形成良好的人文价值观,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从而满足不同医学对象的需求。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医学院校要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和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时修订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建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柳叶刀》发表题为《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的文中指出:未来医学专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掌握单纯技术以外的能力,承担诸如团队合作、伦理考量、批判性思维、应急处理、科学探讨、规划未来等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有卫生体系领导能力[2]。该报告指出了21世纪的医学专业人员,应该掌握和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而这些正是可以通过目前的医学通识教育来实现的,该报告也强调了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医学本身与人文密不可分,医学教育不仅要维护“生物学的人”的生命健康,还要考虑“社会性的人”的心理、文化、信仰等属性方面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杂志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价值观,满足不同医学对象的需求,但是由于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本身的特点导致多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只是注重专业教育,不重视基础教育,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业负担比较重,缺乏对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学习的压力、环境的不适应,加上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浅、不善于人际交往等,通常会有引发学生精神、情绪异常的潜在隐患,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开展通识教育迫在眉睫。
中国医科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医学专业教育过程中开设了一系列的医学社会人文课程,如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医学与哲学等,揭开了我国通识教育的序幕[3]。在经历了不断的尝试和改革后,通识教育的理念已被大家广泛的认可,大家也逐步认识到通识教育对于医学专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如通过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的高尚人格,构筑医学生的人文底蕴,引导医学生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医学道德,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但是,医学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①通识教育理念的缺乏,学校层面的不重视严重阻碍了通识教育的顺利开展,如学校常常将优先和重点放在科研以及专业教育,学校各种研究中心、研究院所的人才是专职科研人员,对本科教学漠不关心。信息爆炸的时代,各领域的知识和理念的更新,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更注重的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随着科学学识的范围、深度和数量的扩大,人们有更多的知识、技能需要学习和掌握,自觉不自觉的就忽视了对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②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并没有建立完整的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通常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几门选修课程而已,或者是临时把一些课程拼凑起来,各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内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这种不完整、不系统的培养体系必然达不到通识教育应有的效果。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规划,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脱节。通识课程的授课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很难将通识教育与医学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授课教师缺乏人文通识教育知识,对人文通识教育的不重视,就很难在医学专业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剥离,不能体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医学生就很难领会通识教育课程对于他们掌握和学习专业知识的作用,因此也不能领悟和理解通识教育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轻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③当前的通识课程讲授,通常是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比较少,这种教学模式常常会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单纯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环节的交流,以及主题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多形式教学方式的缺乏,都会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
根据目前通识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重视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对人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知识的导入,为以后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基础。①强调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始终强调通识教育在医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视和协调解决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冲突,深刻理解和领悟通识教育在医学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和地位,以及通识教育对医学人才专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做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及统一。②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设立适应自己本校情况的课程体系。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应该在遵循课程互补的前提下,设置以医学伦理学为主导,包括人文课程和医学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4,5];或者采取建立核心课程的方法,将人文科学、语言、文学、写作、演讲等学科的课程纳入课程群,并且规定修课门数或者达到一定的能力,或者有一套自由的课程选修制度,让学生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具有从多角度观察世界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刻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③完善通识课程的考核办法。比如可以采取过程化考核的办法,即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包括了平时的作业成绩、是否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以及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④加强通识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通识教育研讨和经验交流,重视评价和考核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创新,如案例分析、组织课堂大讨论等方式,改变一成不变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的培养。通识教育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把学生从专业型人才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
[2]Julio F,Lincoln C,Zulfiqar AB,et a1.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2010,9756(376):1923-1958.
[3]骆少明,刘淼.2009中国大学生通识教育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4]符丽芳.试论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92-393.
[5]李恩昌,程乐森,王庆淼.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