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冲击下的高职教育

2016-05-30章静温志超

亚太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慕课高职教育

章静 温志超

摘 要:“慕课”(MOOC)的兴起,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分析“慕课”在高职院校中的优势劣势,“慕课”的兴起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提出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变革,从切身实际、辩证看待、评审机制与合理利用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供大家采纳。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遇;传统教学;“慕课”课程

一、“慕课”在高职院校的现状

“慕课”(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其中,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主要特点是大规模的、开放、网络课程,它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在网络平台上,而非面对面的教授,达成共享协议后进行学习和共享。

“慕课”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慕课”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大学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还说不上我国有着完全适应“慕课”模式的环境,但“慕课”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慕课”这一全新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的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使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与思考教育的未来走向。对于在教育上的使用,或者说“慕课”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声音,陈玉琨教授将“慕课”的出现理解为:继班级授课制以后的新尝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使得优势教育资源能全民共享。现阶段“慕课”将定位在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与完善。也有人认为“慕课”教程系统还不完善。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系统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

本文通过SWOT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慕课”在高职院校的现状,利用这个方法分析“慕课”当前的优势、劣势、机会等因素,可以比较清晰的理解“慕课”的地位。

从上图表中我们可以总结“慕课”教育在高职院校的三个特点。

首先,名师名校效应是高职学生选择MOOC课程的动机。高职教育自身的实力稍逊本科院校,“慕课”本身就有许多名师在线上授课,甚至有许多国外名师,这是普通高职院校所无法达到的,特别是许多渴望深入学习的学生平时无法接收到名师的授课,那么“慕课”课程的免费开放让这些学生直接受益,学习方式方便、自由。许多学生对名校还是有一定向往的,对于某些名校的教师早已耳熟能详,有了“慕课”的平台更是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刚踏入大学,对于学科、专业以及教师的水平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因为某些情绪或者主观的判断而失去学习兴趣,从而转投到“慕课””课程上。但是正如swot中分析的一样,“慕课”并没有权威的认证,与社会的某些评判标准显得格格不入,学生自身也很难有一个严于律己的行为,也许是三天热度去学习,也许只学习一些感兴趣的课程,很难全面的进行学习,同时还有可能耽误一些应有的课程学习。

其次,不能及时解惑是高职学生中断MOOC课程的症结。所有的“慕课”课程都是已经录制好的,名师名课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容易接受理解的,高职学生在单凭兴趣是不够的,基础知识稍逊一筹的情况下,想要透彻的理解名师在“慕课”上所讲的内容有一定难度,部分课程听不懂、学习过程交流困难,有些疑问无法及时解决等是许多学生终结“慕课”的原因,但是由于“慕课”所耽误的经历和时间,这是再回到学校课程当中很可能顾此失彼。

最后,政府支持和“慕课”自身的开放性是其优势。在政策的推动下,“慕课”作为新起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网络全球性的特点,可以缩短区域和校际间教育资源的差距。“慕课”自身的开放性使得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而且学校没有理由和借口进行制止,“慕课”的传播速度更是惊人的,授课对象没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选择进行学习这是高校课程无法相比的地方。

二、“慕课”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一)“慕课”对基础教育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影响。“慕课”本身是带有资源共享,提升教育质量,改变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原因,这样的初衷能否被彻底实现还有待考察。在条件不成熟时候进行“慕课”教育,可能只有“慕课”之名没有“慕课”之实。比如由于教师对“慕课”形式的不熟练,就会将课前的视频课程内容变为原来的课后作业练习,或者是上一堂课程的继续。而不是真正“慕课”意义上的视频内容。这样就会产生双重消极影响,一则是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质量,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感到这样的视频无非是变相的留作业,根本没有质的改变,而且还占用了实际意义上的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就是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教学是在敷衍,对该课程产生厌倦心里。我们试想如果如此“慕课”下去,学生会猜到每天“慕课”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应对,从而也就不会认真的去听课上的内容。这明显是违背“慕课”真正意义。

许多学生只会在某种影响下,一时兴起的都去学习“慕课”,但是耽误了实际学校安排的课程是无法弥补的,挂科甚至引起的影响毕业对后续寻找工作,进一步深造都有负面的影响。

(二)“慕课”对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慕课”依靠的网络科技多媒体是改革过去单纯的靠黑板和呆板的PPT教学的条件。许多课程的理论和规律只能单凭讲授,无法全面的展示除了,比如经济方面的课程,经济理论通常只能是按照课本上所写和老师自己所想出来的例子进行讲授,比较枯燥和难以理解。“慕课”的引入就会有所改变,除了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使用会让课程更直观,还有就是“慕课”的内容通常会有名师将一些理论配以很切近实际情况或者很有名的实际事情进行举例,加之动画和图表制作精良,教学就会很直观、生动,课堂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起学生兴趣,但是老师要把握好“慕课”展示的度,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失去教学意义。

其次,“慕课”丰富了教学资源,特别是多媒体和名师的结合,让知识点更加生动、精彩,同一个知识点能够有不同方面和不同风格的教师进行讲授,配合以成熟的展示方法和团队协作,教师丰富的经验和见识让慕课的形式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当大部分学生的注意被“慕课””吸引时,势必会对正常教学有所影响,那么学校就会意识到这样的危机,危机感随即传到教师身上,学校和教师双方面就会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善,提高学校本身的教学水平,当然这是机遇,学校和教师要能够看得到、抓得到才行,才能够推动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学习,如果视而不见则双方都会受到影响。“慕课”课程短而精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多数教师习惯了45分钟的课程教学,在45分钟内将知识点连续讲解,中间并没有很明确的节点,学生在经历过中学的灌输教学后面对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一定厌倦心理,在听课后期会有厌烦感,学习效果不佳。

当前吸取慕课形式的优点是很有必要的,将之前45分钟的课程也有效的划分成小点进行讲授,一节课固定几个点,学生顺序接受,不同知识点选择不同方式展示给学生,毕竟大学教育不是中学应试教育,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要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才会真正好。

三、高职教育的应对策略

对于本土化的“慕课”在研究借鉴的时候,一定要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这肯定是一个消化和探索的过程,所以在开始阶段大规模的运用是不恰当的,先做尝试取得经验,做好应有准备,调整好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切合自身实际需求进行管理,学习。“慕课””的发展和未来趋势无论是在什么方面,我们都希望它能够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公平,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学校有着各自的情况,即便同一城市也有不同。那么他们的需求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单纯的开始“慕课”教育形式,是很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只有将“慕课”资源收集到一定程度,再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校情况类别进行分开管理,实行切合实际,符合学生需求的在线学习。在推广在线课程前,不同学校的教师应该进行相互交流,了解不同学校的差别在哪,其次要提前与学生沟通,排除学生心中的陌生感。有些学校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随后可以加深加大在线课程,但其他则不然。所以推进的程度也不要注意实际需求。

也就是说在因地制宜的情况下,要有组织、有步骤的推进“慕课”教育。立足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先将“慕课”教育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学生和教师都熟习了这种形式,逐渐的在内容上下工夫,要兼顾到具体学校的实际,最好把“慕课”实验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把相关事项整合起来。在试点之后,要提炼出有规律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和方法,然后再考虑示范引领。

其次,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随着慕课影响的加深,就要逐步打破原因有评价体系,要根据慕课的引入,教师的使用,学生的接受情况完善新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虽然科研和教学是高校的两大职能,但是慕课的影响下教师要比以前更加注重教学,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多参与。最好的情况是让某些科研变成师生共同在课堂上的探索和研究,将“慕课”合理融入进来,通过观看“慕课”中的课程,师生共同探讨其中内容,提升课堂效果。同时,学校应该鼓励优秀教师让其教学课程放到网络上,形成共享。供其他院校使用,一方面提升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对于能够达到放到网络平台的教师应给予一定奖励。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

辩证的看待“慕课”教育形式。对于新生的“慕课”形式,我们存在不同看法是正常的,正是在这个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才能使“慕课”的发展适合我们的教育。正确、辩证发展的眼观去看“慕课”教育,找到慕课适合时代发展、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地方,从中汲取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我们对待慕课的正确方法。

参考文献:

[1]葛静茹.MOOC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市场周刊,2014(11):119.

[2]段雄春.刍论“慕课”来袭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职教论坛,2014(30).

[3]程池,等.浅议大学数学教育如何应对“慕课”带来的挑战[J].大众科技,2013(10).

[4]董玲玲.“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

[5]李青阳,曹康.“慕课”的兴起对高职教育影响的SWOT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3-66.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慕课高职教育
微课:数学教学新途径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的应用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