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及其介入激发策略
2016-05-30孙健
孙健
摘 要:学习动机是影响个体学习效果的关键心理因素之一,也是促使学生想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更是“需要学习”的一种现象,其本质是要求学生能对社会和教育所进行的一种反应和客观要求。学习动机的外部特征彰显为想学习、对学习感兴趣和主动去学习等形式,可以直接推动学习。当前,针对大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的现状,民办高职院校要积极介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外部-内部”动机的转化等策略予以激发。
关键词:民办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介入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远期目的和近期目的对动机行为都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并都通过目标定向对其产生积极间接影响。明确的学习动机能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方向和努力方向,使之坚持从事与目标相关的活动,并促使学习者根据任务难度寻求相关的行动计划或任务策略。在复杂而模糊的学习动机引导下,个体往往缺乏对目标任务的明确认识。从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和民办高职院校课堂教育情景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民办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理论上可以分成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这是根据学习动机发生的原因和目的性进行划分的。内在动机是由于学习者对某一活动本身有浓厚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不求有任何物质的回报:外在动机是由于受到外力推动而产生的动机,典型的外在影响如金钱、奖励、升学、就业等一些积极的反馈结果。
二是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这是通过有无意识的角度来阐释学习动机的内涵。有意识动机是行为者能察觉到的且内涵已经很明了的动机,同时行为者能够清楚地知道推动自身去活动的力量还有可以满足自身需求的手段和目的。无意识动机则是在不知情的情境中出现的,可以左右个体活动的动机,如定势、习惯、灵感、情绪波动等都含有无意识动机的成分。
二、民办高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学习动机作为直接推动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据此,笔者在建东职业技术学院范围内参照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兴趣等维度进行了样本调查。
(一)学习目标
少数民办高职大学生一直以来习惯了在家长的呵护、老师的计划监督中学习,对自己的远景目标鲜有规划,也不甚清楚学业上应该要取得怎样的成绩,想过“为什么学习”但想法相对不成熟。调查结果表明,33%的受访大学生对自己学业上要达到的目标“很清楚,有长远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大多认真思考过“我将来要怎样”这个问题,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有47%的人选择“只清楚短期的目标”,只着眼当下的学习任务,对未来没有长远规划。无需讳言,尚有2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甚至不知道现在要干什么,似乎每天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目标也就没有行进的路线,就更不可能产生持续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实现未来学习的目标和蓝图,有无学习计划,在很大程度地反应了民办高职大学生当下的学习心态。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学生只占10%,表明样本学校仅一成的大学生能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而“偶尔制订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则高达50%,不难看出,这部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有23%的人“不想制订学习计划”、17%的学生“从不制订学习计划”。调查结果表明:7%的人认为制定学习计划,好好学习只不过是为了“报答父母”,其学习计划的归因不是为个体自身,而是为了得到他者的认同,即让父母满意。2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制定学习计划好好学习是为了以后“多挣钱,提高生活水平”,其学习计划的终极指向比较简单,就是希望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通过就业来来改变目前的经济状况,获得物质上的满足。
(三)学习兴趣
兴趣被称作“最好的老师”,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民办高职大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所学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大学生只占44%,有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所学课程“没有一点兴趣”,“不感兴趣”和“基本不感兴趣”的人则分别占了13%、23%。总体而言,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达半数以上。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查数据显示,能够“主动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作业的学生占37%,“勉强完成”的占30%,甚至还有20%的学生“经常不完成”和13%的学生是“从来不完成”。不难看出,由于缺乏学习兴趣的指引,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
三、民办高职院校介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实施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成败归因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能够影响学习动机,如果学生总是把行为的结果归咎在运气和难度等不稳定的因素上,就会对学习抱着一种听天由命的侥幸心理,久而久之,就会越发的懈怠。鉴于这种情况,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努力程度当作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进行积极、正面的归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维持学习动机的长久性,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层递性。归因和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属于因果关系,民办高职院校可以采用与家长交流和与学生进行谈话的方式,找出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失败或成功的根本原因。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积极、正确的归因,在暗示学生考试失败或者是学得不好完全是因为平日里努力程度不足的缘故的同时,应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克服挫折的耐性和勇气。民办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时,要突出强调成功主要是源自学生自身的刻苦学习与勤奋;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强调他们失败的原因是努力程度不够,便于学生在失败的第一时间就能够反省并重新认识自己,进而稳定学习动机。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存在,不仅决定了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最大程度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水平,对个体付出的努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跟学习相关的其它情感都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学生若是想取得学业成就的满足感,这些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班杜拉的试验结果表明,情绪唤醒状态、自我规劝、劝说、他人的评价、替代性经验以及行为的成败经验是改变自我效能感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条件。民办高职院校应该针对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信心以及历经失败的特点,将改变、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作重要的突破环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并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一是学校要针对“学”情、“生”情,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的内容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层次进行划分,围绕“最近发展区”开展教育教学,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减少他们遭受挫折和打击的机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二是学校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作出回馈和全面评价,将全面发展与激励向上当作最终的评价目标,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在优点,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己、悦纳自我。由于评价内容涉及到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意识、学习程度和学习成绩等诸多环节,学校的评价方式也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可以采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课堂观察、书面考试和作业分析等途径;在评价渠道等方面,则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
(三)“外部-内部”动机的转化
动机具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个类型,对于学生来说,内部学习动机更加持久、稳定。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将学生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的基本能力。当前,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枯燥而乏味,甚至产生极端的延期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想挂科、不想辜负父母的殷切希望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倦怠。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说,因为高考“失意”的经历往往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失控感”,所以对学习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心理。鉴于这种情况,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充足的自信心,将其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这也是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哪怕是学生只对学习产生一丁点儿的兴趣,专任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就需要肯定他们的进步与努力,学生一旦看到了学习的效果与自己的进步,那么从心理上就会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如此一来,便会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同时,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惩罚与奖励手段来诱发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及技术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他们潜在的内部学习动机。此外,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还应注重引导学生把职业外部动机转化为职业外部动机,提高对贡献利他、成就进取、安全稳定、审美愉悦、自主决策和专长发挥等职业内部动机的追求,规避对工作薪酬福利、职业声望、人脉关系等外部动机过分执著,以健康的就业动机促进学习动机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阴国恩.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唐民.职业自我效能感对高职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培养[J].职教论坛,2010(5).
[3]常丽青.谈谈职业学校教学目标转移方向问题[J].科学大众,2011(3).
[4]吴丹妤.就业指导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2011(34).
(作者单位: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