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及其研究意义

2016-05-30张晓

教育·综合视线 2016年25期
关键词:减速器机械基础

张晓

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目前,这些课程普遍采用学科本位教学体系,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符,造成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学习热情不足、动手能力差等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主持的本校课题《基于系统教学的中职机械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构建研究》,于2013年9月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立足于本校实际,以能力为本位,对中职机械专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体系进行重构,以减速器为主线将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成紧密联系的课程群,选取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

课程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学科内的诸多课程的集合。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

按照系统论的“系统存在于环境中”的观点,把机械专业的教学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每门课程作为一个组成系统的单元体,专业基础课程组作为一个子系统。在课程安排上,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线安排课程的方法,按能力和实际应用需要来安排课程。采用“一条主线、两套体系、多个教学模块”的教学体系,即以一台典型机器——减速器为主线,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知识重构;两套体系是指课程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两部分;多个教学模块则是指根据减速器的制造流程,设置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所需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学校学习知识与企业工作内容的无缝对接。

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作用

筆者认为,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弥补了以学科为本位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学科本位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的内容设置是自成体系并相互独立的,学生在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之后仍难以将这些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更无法将所学课程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到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以完成一台减速器的制造任务为主线, 打破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原有界限,将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成紧密联系的课程群,采用“一条主线、两套体系、多个教学模块”的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相连,从而弥补了学科本位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

促进机械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在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设计的知识点超过了教师的个人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各科教师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培养了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其次,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使机械专业教师从学校走向企业,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形成。再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大的局限性,职教师资的“老化”“窄化”已成为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有利于拓展教师的知识面,重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各方面的成长。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从减速器入手,结合生产实际,学生清楚从哪里入手、如何做、掌握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等,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习有关减速器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装配、拆装、钳工加工等实际操作,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有助于减轻学生理论学习负担。根据完成各阶段教学任务所需选择相应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适用”和“够用”为原则,减轻学生的理论学习负担,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动手技能的提高上。第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完成的任务下放给学生,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等。

推进我校机械专业课程的改革 面对新的专业课程改革,如何将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构建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校的机械专业课程改革活动正处于实施阶段,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校机械专业课程的改革。

结束语

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系统教学的中职机械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构建研究》为契机,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将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落到实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立项课题《基于系统教学的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构建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减速器机械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调试机械臂
驼峰第三制动位减速器夹停钩车问题的改进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简单机械
机械班长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ATB260 减速器箱体模态分析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