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应该给孩子们什么

2016-05-30罗乌云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交流情感

罗乌云

语文课堂应该给孩子们什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经常会想到这个问题,是不是就仅仅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呢?唐代大诗人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一直是我教学的奋斗目标。新课程改革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课堂上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问银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所谓的就是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及时捕捉和创设各种有利时机,帮助学生一次次获得成功,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生中来。

三、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课堂”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时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沟通从“心灵”开始,这样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吐露真言”和“表现自我”,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在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辨别事物的对与错。我希望我的语文课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舞台。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例如:《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就这样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总之,我个人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地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创设一种厚实、优美、和谐的语文实践环境。语文的课堂是一个大胆的舞台,内容广阔无垠,只要生活中有的都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吧,让孩子们喜欢上我们这样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交流情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