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5-30许立
许立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通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总结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可通过聚合中创新,发散中创新,反推中创新,联想中创新,类比中创新,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聚合中创新
就是把零散分布于不同章节的相似知识点聚合在一起,通过知识与知识间的重新归纳组合,创造出新的认识。对知识的这种聚合,既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历史要素之间纵向或横向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点——线——面互动关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一些不同于教材表述、教师讲授的知识有独特性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宗教问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和革命中一个相当复杂尖锐的问题。如何讲清这一问题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讲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可以要求学生把分散在不同章节关于英国宗教问题的冲突、斗争进行归纳,既可以解决这一难点,也有利于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独特性认识。又如,在学习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常常会分析两次运动失败的原因,视野也就局限于两次运动的成败得失。
二、发散中创新
就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从而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维成果。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思维的启发点置于交叉聚焦点上,然后沿交叉点延伸出各条脉络,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位去把握历史,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金与南宋对峙这一节时,我们可利用课本《金、南宋对峙形势图》设计一问:仔细读完这一幅图,你想到些什么?这一问仅从地图着手,对思维没有加以任何限制,对学生发散思维的检测与培养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有的同学从金、宋对峙的界限想到造成南北对峙局面的原因;有的从图上诸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想到了宋、金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复杂,民族纠纷不断;有的又从金与南宋的划界而治想到了这一时期虽然民族矛盾复杂尖锐,但和平仍是主流,民族间的交往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有的同学则从北方西夏、金、西辽等几个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中,想到了这一时期由于各政权间战乱频繁中国北方与中亚、西亚的陆路联系受阻,进而迫使南宋只有通过海路加强与欧亚各国的联系,致使海路贸易特别发达。
三、反推中创新
“逆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逆向思考,是相对于集中思考与顺向思维而言,也可以说是在突破传统的、常规思考方法以外形成的。反向逆推,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效果。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史实往往容易使人认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破坏,人民受到奴役,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此时,若引导学生反向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历史的进步?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我们应怎样评价?”再比如,“中英鸦片战争是因鸦片问题直接引起的,那么为什么战争后在《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这样,通过变换问题的角度,反向逆推,学生既掌握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得出了新的见解,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联想中创新
联想是根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有相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激发出创新思维来。例如教师讲到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日本的明治维新,并提出这样的联想比较:为什么同为封建国家,同在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样,通过反复联想、比较,使学生思维从发散到聚合,教师再从中加以点拨、归纳、总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会不断得到提高。
五、类比中创新
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质相同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放在一起,在相互对比参照从中发现出新的东西来。这钟方法可以使学生从同中求异,从异中求同,获得创造性成果。比如,中国古代史教材只按节介绍了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而没有明确的指出两汉统治的异同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语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灵魂和核心,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以迎接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白月桥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贺丽.史料教学与高中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D].浙江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