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利与弊
2016-05-30谢涛
谢涛
摘 要:高中数学由于具有复杂性以及关联性较强的特点,使高中数学教学存在较大难度,因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数学课堂教学无法真正消除这一教学弊端,实现真正符合所有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因此,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来说,实行分层走班教学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水平选择真正符合其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但是,分层走班教学也存在诸多教学弊端,影响着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需求;学习成绩
在高中数学课堂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是通过将学生进行分层的方式作为教学依据,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带来自尊心的伤害,而且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分层教学也会给其带来更多学习上的压力。因此,分层走班教学是利弊并存的一种教学模式,需要老师认清其教学实质,进而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给予教学方式上的选择建议。下面,我主要探讨一下在高中数学课堂进行分层走班教学的利与弊,希望能为分层走班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一、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利
1.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分层走班教学是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进行班级划分,一般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B层次则处于中端,C层次是学习水平最差的班级。通过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没有进行分层走班教学之前,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学习能力有较大差异的学生,这也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教学困难,老师无法依据班上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符合每位学生学习需求的课堂教学,只能按照班上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进行课堂教学,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来说都无法满足其学习需求。以“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为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此项内容时,老师的教学会存在些许差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A层学生来说,要掌握几何法和代数法等不同的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对于B层学生来说,如果太多的判定方法在一时之间难以掌握,可以先在学习初期掌握一种判定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对于C层学生来说,由于数学基础较差,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掌握通过圆心与直线的距离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不急于让学生将较复杂的方法学会,要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2.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对于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来说,洞察力是其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老师需要对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深入洞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方法的决策。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老师更易于对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深刻洞察,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处在一个区间范围内,老师很容易将各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掌握,这有利于老师成为一名研究者,即能够对学生进行充分研究,继而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策略。由于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大体相同,老师的教学安排也更容易使更多学生得到满足。以C班学生为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数学基础不牢固的问题,因此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度较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得到的课堂反应也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学生对于老师课堂讲述的反馈也不会被湮没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相反的反馈声中。所以,老师在经历过几次课堂教学之后,就能准确掌握这个层次的学生适合怎样的教学进程。比如,在学习“空间集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老师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力测试,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当,空间想象力也不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便于老师快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准确测定,以便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掌握讲课的难易程度。
3.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由于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讲课进程也就更加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将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理解吸收,而在之前没有进行分层时,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的学生都由同一个老师进行授课,老师不可能会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只能按照班上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太多自己需要的知识,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则可能出现听不懂的状况,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实行分层教学之后,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都是符合自己实际学习需求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将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弊
1.榜样的缺失
进行分层走班教学之后,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榜样的缺失,尤其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进入的班级中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都和自己不相上下,学生找不到一个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当作参考的榜样,在课下时间也不能找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自己进行辅导,长此以往,学生在自己班级的数学成绩可能名列前茅,但是与其他层次的学生相比可能还处于较低水平,只是学生缺少参考榜样,便难以知晓自己与榜样的差距,这样会使一部分学生安于现状,止步于当下,没有继续前进的动力,从而影响学生的进取心。
2.学习压力增大
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虽然班上的所有学生都被分到了最高层次的班级,但是班级内部还是会对学习能力进行重新划分,仍会有学生处在班级的中下游。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班级层次较高会成为其压力的来源。因为这种班级的学习氛围较浓,而且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在学校中是处在前面的,那么处在班级中游和下游的学生便会更加努力向着学习成绩上游的学生追赶,但是却很难实现超越,自身无法进一步提升,那么便会给这些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较大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3.C层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一定伤害
在进行学生分层的那一刻,或许C层的学生便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这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这些学生原本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较差,落后于其他同学,在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追赶时,却被告知今后将与其他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起学习数学,这会让这些学生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也會使这些学生变得更加不自信,自尊心受到一定的伤害。如果这些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心态摆正,那么这种分层的教学方式便会使得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变得更差,甚至还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由原本的努力追赶变成了“破罐子破摔”,再无努力之意,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在高中数学课堂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能够营造更加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教学氛围,但是,从学生的心理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存在较多的弊端,不仅会给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增添更多的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可能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笔者看来,分层教学还需要谨慎行之,老师选择教学方法一定要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式真正符合学生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军海.综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4(6).
[2]刘颖.如何发挥学生身边的榜样作用[J].教学与管理,2013(22).
[3]赵秀芬.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4.
编辑 李建军